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统筹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创优,切实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特在全校开设西南大学“红色文化系列”思政大课,现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团队进行课程研发和课程讲授。
一、开设“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系列思政大课的重要意义
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开设思政大课,把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主阵地,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的热烈响应和贯彻落实。
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爱国主义教育整体部署的认真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功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指出,要积极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设思政大课,把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传统融入课堂教育主渠道,培育、形成课程思政优质资源和优秀成果,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整体部署的认真践行。
是发扬川渝革命传统,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的积极探索。川渝两地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众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资源丰富并具有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川渝红色文化本土资源,从革命文化、遗迹和故居文化、音乐和美术文化、影视文化等多个维度深度解读红色文化的内涵意义与当代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化、生活化,是革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的有益尝试。
二、思政大课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与建设思路
(一)总体目标
利用多学科优势整合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资源,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更富于教育意义和教学实效的思政课课程群,将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为大学生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二)基本任务
1.组建一个团队。组建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领衔、多学科教师参与的课程团队,对思政大课进行深度开发和持续升级。形成一个领导牵头、专家指导、分类授课的课程研发教学团队。
2.建成一门大课。建成以政治站位高、文化内涵足、生活气息浓为特色的思政大课,打造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气思政课、“网红”思政课、品牌思政课。课程建设包含教学团队搭建、授课专题设计、课程教材编写等。
3.形成一个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开设思政大课有利于搭建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在川渝两地、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建设思路
思政大课按照“一体化”原则进行建设,即:工作体系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师训体系一体化。
三、思政大课的师资团队
(一)课程总负责人:学校党委副书记潘洵教授。
(二)授课团队:校领导、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思政课骨干教师、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名师。
(三)助教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负责课堂考勤管理、课后讨论答疑、学生作业汇总、课程成绩录入等辅助性教学教务工作。
四、课程团队招标
(一)课程概况:课程纳入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每学期开设课程体系中的2-3门,每门课程2学分、36学时。课程考核采用考察方式,随堂测试、主题分享等过程性评价在课程成绩中占比40%,专题论文、调研报告等终结性评价在课程成绩中占比60%。
(二)课酬计算: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教学班标准按照80人计算(低于80人同标准),每增加1人,授课学院绩效增加0.01,课时系数最多增加0.8。
(三)招标课程:聚焦“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主题,组织教师团队集体攻关,深入挖掘川渝地区革命文化、遗迹文化、故居文化、音乐文化、美术文化、影视文化、文学鉴赏七大模块特色资源,精心设计《红色精神》《红色遗址》《红色音乐》《红色美术》《红色影视》《红色诗词》《红色家书》七门课程,形成思政大课课程群。
(四)招标要求:
本项目招标,甲方为项目申报者,乙方为西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
甲方的职责如下:
1.每个团队由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首席专家牵头,确定一门课程进行申报;
2.首席专家组织课程团队成员,合力完成预期目标;
3.每门课程需形成一本教材(可以先以课程讲义形式呈现)、确定教学专题、完成每学期课程教学任务等;
4.首席专家组织团队成员完成招标书,并提交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经专家评审后签订合同书,按时完成项目,并接受中期考核。
5.项目服务于课程教学,结项要求包括教材编写(统一安排出版社和出版经费)和课程讲授(形成稳定的教学团队,每学期持续授课)等基本内容。
6.该项目以3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期满后根据情况续签合同可持续资助。
乙方的职责如下:
1.组织招标、评审、中期检查、结项审核等。
2.对每个立项项目进行经费资助,其中课程建设经费按照每周期3-5万元进行基础性资助,课时费用根据学校规定另行结算,每个项目出版教材费用单独进行资助。
3.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对每个立项项目正常开展研究和每门课程正常开展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
4.项目完成或期满后,持续对课程建设进行自主,具体事宜由双方协商决定。
(五)招标管理:本招标项目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挂靠党委宣传部)组织,并进行全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