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工作 > 正文
【传习】揭开丝绸的另一面,蚕神信仰与祈福文化
发布时间: 2022-03-21 00:00  作者: “传习”网络文化工作坊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栽桑养蚕,春蚕吐丝,造就了丝绸的华贵与美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育野蚕并剿丝织绸的国家,各地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出土实物,都彰显出中国养蚕织丝的悠久历史。

时至今日,丝绸制品仍旧备受喜爱,我校开设的蚕桑纺织和生物质科学学院,创立了蚕丝文化及纺织服装文化研究体系,开设了“蚕丝文化”的相关教学,并长期举办“蚕丝文化节”、“蚕桑科普月”等活动,多措并举,在弘扬学科文化的同时,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那么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丝绸”。

来自于蚕,“羽化升仙”丝绸来自于蚕,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蛋白纤维。关于蚕桑丝绸的起源有很多种,有伏羲起源说,也有神农起源说,但在众多说法中最为人们所认同的是嫘祖起源说。相传在黄帝时代,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学会了栽桑养蚕以及丝绸织造整个工艺,之后便随着黄帝南征北战,其间把养蚕缫丝之法传遍各地。从此之后,民间便流传着“家有十棵桑,穿衣不用慌”的俗语,可见一亩田、一根丝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多少农民安富、愉快的生活。人们出于感激,尊称嫘祖为蚕神娘娘并为其建造规模宏大的嫘祖庙。

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先民驯养家蚕,逐渐掌握“治丝”技术的时期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曾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世界上时代最早、带有色泽的丝织物,这一重大发现直接证实了这一推断。新石器时代先民为何制作丝绸这一问题,考古界没有相对统一的说法。据说在商代,先民对自然界“鬼神”十分敬畏,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祭拜仪式,使得对丝绸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直接推动了丝绸织造业的发展。在当时中国丝绸的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有了复杂的织机和十分高超的织造技艺,但生产的丝绸主要用途还是“敬鬼神”,即各种丧葬和祭祀。

那么为什么丧葬和祭祀需要用到大量的丝绸呢?

这是因为古时科技不发达,而丝绸之丝来自于蚕,使得人们产生了对蚕的崇拜,古时候讲究“羽化升仙”,所以先民们认为用丝绸“敬鬼神”是对鬼神的崇敬。丝绸真正被应用到服饰上,是在春秋战国、列国争霸时期,当时只在王公贵族间流行。直至汉代,战事平息,统治者劝民归农,奖励农桑,丝织业迅速发展起来,丝绸服饰才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古时的中国人通过祭祀这一形式表现出对蚕桑的敬畏与感激,并在中国各地延续千年。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祭祀蚕桑都有专门的机构和特定的仪式,甚至皇帝皇后也会亲自登场,皇帝亲耕,皇后亲桑,为黎民百姓作出表率,早已成为中国帝王劝民勤农的重要方式之一。

祭祀蚕神,风俗各异

自古以来,民间有关蚕桑生产、祭祀蚕神的风俗习惯层出不穷,有的来源于对蚕、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是出于祛除蚕桑病祟的行为;有的反映了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有的则关系着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这些风俗的精华部分还成为了我国健康的文化遗产。

民间习俗中,春节期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八给蚕过年,人们到蚕神庙、蚕神殿、嫘祖庙等地,烧香点蜡,挂红放炮,祭奠蚕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在民间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还有一个祈蚕节。

此外,民间信仰中有关蚕俗的也很多。如除夕黄昏的“呼蚕花”、除夕夜的“点蚕花灯”;正月初一上午的“困蚕花”、“关蚕花";春节或清明前后的“扫蚕花地”;还有除夕晚或正月半时,农村砍竹苇及其草木,缠上丝绵绵兜并点燃,做成火把。人们敲锣打鼓,舞火炬似流星,一边燃放爆竹,一边唱祈求养蚕丰收的赞词,场面十分热闹,俗称“烧田蚕”。

一亩田、一根丝,牵引着中国几千年农业富足、安稳、繁荣的发展轨迹。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蚕桑文化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贡献。

查看更多详情,请扫码关注西南大学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