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聚焦新课标教学,全国学科教育联盟成立
发布时间: 2022-05-07 00:00   文字:夏蕴秋      来源:重庆之声   浏览次数: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课标对各学科教与学内容、方式等进行了诸多改革。那么如何让老师更好的理解和践行新课标要求?今天(7)2022年全国基础教育论坛暨学科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开幕。

本次论坛为期一周,邀请到了来自西南大学附中、北师大附中、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专家,围绕“基础教育改革”,进行相关的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三新”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分享各自学校的实践经验。

在开幕式环节,全国学科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6所师范院校学科教育专家、教育部课标修订组专家、地方教师发展机构教研员、中小学名师名校长组成的全国学科教育联盟,旨在搭建高校学科教育教师、教师发展机构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教研及发展平台,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推动大中小学学科教师一体化专业发展。联盟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生物学、化学、思想政治、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生涯规划15个学科,由26所师范院校学科教育专家、80余位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课标教材主编,100余所中小学名师名校长组成,研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和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学科教育教学核心问题,贯彻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陈恩伦表示,课程标准的落地仅靠课程研制的核心专家是不够的,还需要所有的中小学一线教师都要能够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并付诸实践。“我们组建这样的联盟,对推进整个义务教育的课标,包括下一步的高中课程标准落地,为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实施都能提供很好的支撑。”

全国学科教育联盟如何具体开展工作呢?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赵渊博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学校就与西南大学开始了高校与中学的互动尝试,大学研究员走进课堂,利用他们最新的研究理论方法给同学们上课,一线教师参与到师范院校的项目研究和学生指导。“我觉得联盟的成立一能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资源,让高校的理论研究帮解决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其次打通了大学与中学的隔膜,改进课堂教学,帮孩子获取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