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计划拍摄背篓专线,我觉得这种能够反映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选题很有意思。”来自希腊的青年学生导演乔治斯·耶奥加科普洛斯 (GEORGIOS GEORGAKOPOULOS),在4月26日西南大学举行的2024“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重庆行”启动仪式上这样说道。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旨在以外国青年电影人的独特视角,由中方志愿者配合拍摄完成10分钟中国文化纪录短片,凸显外国青年的独立创作与独特体验——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看中国”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在国内外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品牌项目。

今年是“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与重庆携手同行的第七年,也是与西南大学相遇的第七年,又一批中外青年将在这里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用镜头记录中国文化、用影像传播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历年活动中,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4个国家的青年导演深入重庆各个区县,用他们的镜头记录了重庆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貌。”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龙伟介绍。
今年,来自希腊、俄罗斯的10位青年导演将走进綦江、大足、渝北、长寿、江津、合川、荣昌等区县,用影像讲述重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全新故事。

记者注意到,本次项目选题中,外国青年们既将目光投向了大足石刻、荣昌陶、綦江农民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钓鱼城、长寿慢城等重庆古往今来历史文化风貌所吸引,更注意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新重庆发展成效,背篓专线、寿文化等展现重庆人文特色的选题也是外国青年们关注的焦点。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希腊青年埃菲米娅·阿纳格诺斯蒂杜(EFFIMIA ANAGNOSTIDOU)作为外方学生代表发言。她表示,期待通过这次中国之行深入体验中国的风土人情,并将所见所闻所感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而多彩的中国。

计划拍摄背篓专线的希腊青年学生导演乔治斯·耶奥加科普洛斯进一步向记者介绍,“我们会拍摄背篓专线内部的情况,包括在这种城市刚刚苏醒的时候,人们的奔赴各自工作、生活的状态。”

项目指导老师、来自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迪米特里奥斯·乔治斯·库齐亚姆帕索库斯(DIMITRIOS GEORGIOS KOUTSIAMPASAKOS)教授则表示,期待更多的年轻电影人能够通过“看中国”项目深入研究自己选择的有趣主题,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对话作出贡献。

在随后举行的授旗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峰作为主办方代表授旗,希腊青年康斯坦丁诺斯·波塔米亚诺斯(KONSTANTINOS POTAMIANOS)和俄罗斯青年玛丽亚·邦达连科(MARIIA BONDARENKO)作为学生代表接旗。

随后,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王勇以《观察重庆,理解中国》(Understand China: Chongqing Matters)为题,为中外青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讲座。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自发起以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诠释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价值,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理解、尊重与包容,在全球范围内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它既是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具体实践,也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今后,西南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优势作用,为外国青年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文化的平台,也为重庆打开一扇向世界展示地域魅力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