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第一眼新闻】重庆专访|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许一丰:以“中国辛”助力“热辣重庆”产业
发布时间: 2024-09-15 07:58  作者: 张嘉 翁弋然 陈善培 李佳卓  来源: 第一眼新闻   浏览次数:

1眼-重庆广电


从癌症研究到辣椒种质创制

他将自身所学与重庆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从台湾到重庆

他积极推动渝台青年深入交流


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30周年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开幕之际

《重庆专访》系列人物访谈“渝台汇”

对话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许一丰

看他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大地上

书写渝台合作新篇章


新学期刚开学,对于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许一丰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来说,到了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候。

264EBC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许一丰:每年的七、八月,我们都会到地里采收我们研发出来的品种,拿回来之后也是学生们最期待的,就是尝辣椒这个环节。这个它是比较不辣的,然后所以它是可以用来炒牛肉,提高它的一个鲜味。这个它应该有一点辣味,所以我们会跟它与这个味道比较淡的鸡蛋一起做。因为我们只有通过自己尝过,才能知道我们哪些辣椒是非常合适、风味比较好的。

223BA3

品尝会里所有菜品用到的辣椒,全部都是许一丰和学生们研究、改良的辣椒品种。要想知道口感怎么样,试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980年出生的许一丰,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围绕着生物学展开研究,从营养学到癌症研究,再到植物分子生物学。2015年,他来到重庆,开启了这一份“麻辣的事业”。

285358

重庆电视台 翁弋然:我看到您之前是一直在台湾读书,在2013年的时候是先去到了上海,然后在2015年是来到重庆,也来到西南大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

许一丰:在台湾我其实常常和家人一起观看一个旅游节目,《大陆寻奇》。到了我这个博士阶段,也就是到了美国加州朱健康院士的一个团队来进行访问学习,在这个过程我就第一次接触到了许多来自大陆的同学以及青年学者,使我对整个大陆更加地感觉到好奇。所以,到了2013年,恰逢朱院士回国在上海新建了一个逆境研究中心,因此我就来到了大陆来发展。我还记得到了上海虹桥机场,我一走出机场口,其实我是蛮紧张也兴奋,但是一首《最炫民族风》让我整个心情就放松了起来。后来因为我家庭的因素,以及又刚好有这个机会,我就刚好来到了重庆的西南大学来任教。

1E45A0

翁弋然:我看到,您现在的研究的方向是植物分子育种和作物性状改良,您的细分的研究领域是辣椒种质创制。所以,这个方向是怎么选择的?

1B6290

许一丰:因为当时我刚到重庆来的时候,非常惊讶,整个重庆到处可见火锅及小面店,可以说整个重庆都有辣椒的影子。但是我在市场上就发现,重庆的辣椒品种比较少,大部分鲜食的都是来自于省外所提供。重庆从基础来讲,它等于是雾都,所以全年的整个湿度是70%~80%。在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在重庆种植辣椒,它有一定的一个挑战性。所以基于此,我们团队就想将自身的所学跟这个产业做一个结合,来打造更多的重庆特色的辣椒,来推进重庆辣椒产业的发展

1E79F4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辣椒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广阔。瞄准重庆辣椒产业发展需求,许一丰组建了“中国辛”辣椒种质创新团队,就是要以分子育种代替传统育种,开发高产、适应性强、多风味等具有重庆特色的辣椒新品种。

24435D

许一丰:传统的育种,我们可能需要6-10年的时间,通过杂交的一个选择方式。但是,现在的分子育种它就针对性比较强,尤其是现代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它可以更专一性地去将某一个基因给修饰掉。所以,这样可以极大缩短整个育种的一个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上差不多。

1CACAD

我们很多辣椒相关的研究的基因,我们去找寻这些抗性基因,都是从植物的小白鼠——拟南芥找出来的。这个就是拟南芥,这一颗就代表某一个基因坏掉。我们如果找到一个我们感兴趣的基因,比如这个基因是否有抗旱的性能,我们就会把这个基因调取出来,到我们的辣椒上来做一些验证。我们同样会把它的基因破坏掉,的确它的抗性降低了。可以看到这几棵就变成敏感的,表示这个基因好的时候,就可以保护植物抗旱。

294051

2CC655

许一丰:我记得在2022年的夏天,那一年,我们也将实验室创制出的将近几十种、上百种的辣椒,在重庆合川的一个辣椒基地种植。但是我们种植之后,在夏天不巧地遇到了暴雨淹水,以及遭遇到了整个川渝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但到了当地的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居然还有一个品种它顽强地存活着,我觉得是科研人员最大的一个幸福感。然而,这种特殊的严苛的条件,我们很可能也可以研发出具有特殊风味的辣椒。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世界上的一些特殊的高端高价位的这些辣椒,它就是标榜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下,所种植出来的这个辣椒。所以,我们重庆虽然在种植辣椒上面是有一定的限制,但其实,它也是一个好的机会。

1E0D98

许一丰:这种干辣椒是用在火锅用的,它每一种都有它的特色;这个就是有特殊用途的辣椒,口红,它就是会从这一类的辣椒来提取红色素,因为颜色深;它特别高辣,我们可以在工业上做一些应用,跟油漆混在一起,可以保护轮船不会被贝类所侵袭,像电缆线就可以防止老鼠咬;这边观赏型的,我们也是在做一些突破,希望在多元化的一个辣椒市场上,来争取一个新的拓展的市场。

320C5B

翁弋然9年的时间,也研究出了这么多种的辣椒的新品种,这些研究的成果有没有已经对整个重庆辣椒的种植,包括整个辣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许一丰:目前来讲,我们还是希望说透过一些企业的合作,或者一些政府的一个协助下,我们来进行更大量的一个推广,因为我们到目前来讲,在种植上还限于就是几百亩的规模。我们就致力于先研发出多元化的辣椒,这个市场是不断地变化的,我们也可以有新品种辣椒,有不一样的用途的辣椒,可以及时地跟市场做一个对接。未来,我们还是希望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到周边的省份,初步我们还是希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来做一个启动。然后,也想通过农文旅融合的方式,把其他的元素融合进来,来使得产业链可以更加蓬勃地发展。

翁弋然:所以,当时大家都是怎么选的许教授做导师?

许一丰教授学生:对于老师做的课题比较感兴趣,下地的时候都蛮兴奋。可能在文化交流方面,就是说有更大的一个促进,感觉也能接触到不一样的文化。就像我没有去过台湾,但是我觉得很想去老师的家乡看一看,体验一下。

221BB9

翁弋然:作为一个在重庆工作的台湾籍的教师,您和您的团队是怎样参与到渝台合作,包括整个两岸的这个交流合作当中的?

许一丰:由于我的工作环境,其实接触到的人最多还是青年人。青年人也是咱们两岸交流,包括渝台交流融合发展的主要的一个桥梁及主要的力量。我的团队以农业来做基础,我目前是认为乡村振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议题,因为它能够鼓励青年人返乡创业。我就希望,两岸的一些有知识有创意的一些青年人来投入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因此近年来,我们在像北碚、合川、梁平、璧山等地,我们都有进行了这些辣椒的种植推广示范,提供这种平台,来促使两岸的高校的学生能够一同实习、一同合作,来增进彼此的一个互信及认同,持续地推进两岸青年的交流合作。

1CA90B

262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