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刘思怡 赵微
央广网重庆5月4日消息(记者陈静 实习记者廖冰 刘思怡 赵微)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重庆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正掀起一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青春变革。当西南大学的生物接种剂在云贵川的农田里守护作物生长,当重庆邮电大学的AI算法点亮南岸区的智慧社区……重庆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正以“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为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记者从重庆市科技局了解到,自2018年首批6个生态圈落地以来,重庆2024年再添4个新圈,目前建设了环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10个创新创业生态圈,已累计入驻创新创业团队超2000个,引育企业超5000家,让无数青年科创团队从实验室“破茧”、在生产线“化蝶”。
赋能高校打破“围墙” 让科研扎根产业
什么是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
重庆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是相关区县政府联动大学打造的大学周边优质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系统,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整合利用大学周边楼宇、厂房等空间载体,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就近转移转化。
4月23日,在西南大学的实验室里,共生密码(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頔正带领团队抓紧推进“连作密码”产品的登记和中试。“依托生态圈内材料学院的纳米载体技术,我们攻克了菌剂货架期难题,从原本的6个月提升至18个月。”吴頔团队的支撑力,源于生态圈“政策直通、市场对接、资金杠杆”等组合拳:通过“生物制造绿色通道”,产品审批周期缩短40%;共享实验室设备使用率飙升至90%,节省硬件投入200万元;种子轮投资中,80%资金来自生态圈科技创投基金;更借力生态圈农业龙头企业资源池,已签订10个战略合作,快速打开云贵川市场;借力生态圈渠道,产品试用面积从500亩快速扩展至5000亩。

团队成员进行实验(央广网发 刘思怡 摄)

实验现场(央广网发 刘思怡 摄)
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营部部长暴志越介绍道:“目前,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累计吸引西南大学溢出技术成果2700余项,建成国家及市级创新平台近100个,不断把高校的先进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实验现场(央广网发 刘思怡 摄)
高校不再只是象牙塔,而是产业创新的“策源地”。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联合重庆移动等多家单位,成立了重庆数字乡村研究院,并与数创智联(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紧密结合,构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重庆大学智能机械结构及振动控制实验室负责人董小闵,作为武瓴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在生态圈政策支持下,将公司落户于学校科技园,与实验室仅步行10几分钟可达,并在学校的科技园进行产业化,开展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活动。真正实现“带着论文进产线,揣着订单回课堂”。

团队成员进行作业操作(央广网发 赵微 摄)

工作现场(央广网发 赵微 摄)
托举企业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生”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新入驻创新创业团队326个、累计2887个,新带动创新创业3832人、累计2.3万人;通过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新引育企业846家、累计5347家,新孵化科技型企业207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累计分别达到3206家、412家。
对数创智联(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而言,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是“从0到1”的孵化器。这家孵化于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AI企业,2024年在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整合对接了学校科技成果及研发资源,为公司产品研发提供技术保障;借助南岸区科委、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学校等政策辅导,指导企业发展规划、业务;科研成果转化支持,重邮有大量AI数智化成果,公司根据产品服务的方向积极对接,确保产品服务的可靠性、先进性,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公司工作现场(央广网发 刘思怡 摄)
此外,宁波辰灏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设立的锋溯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深度融入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的快速突围。在政策驱动下,企业依托生态圈“研发-产业-人才”三链协同优势,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昭宇表示,“在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企业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将加大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招聘和培养高素质人オ,保持技术创新。”
全域推动生态圈提质增效 打造西部创新“强磁场”
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从全域推动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应建尽建、成型起势。具体举措包括:升级建设原有的10个生态圈,打造环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2个示范生态圈;按“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原则,新建环陆军军医大学等一批生态圈;整合大学城高校资源,打造“多校一圈”的环大学城生态圈。
该负责人还称,将进一步发挥区县主体作用,推动区县建立部门协同机制、优化区校合作模式,解决建设难题,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举办品牌化等赛事活动提升知名度影响力;同时整合市级部门资源,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动高校开展多项机制改革,推广“明月湖模式”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加强政策激励,在申报市级项目、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合力推动生态圈提质增效。
未来,重庆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将继续汇聚青春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