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校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2-04-29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4月28日下午,学校在东方红会议厅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流心得体会。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党委副书记潘洵、副校长崔延强出席座谈会。潘洵主持会议。

李旭锋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全面领导的纲领性文献、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性号令、激励高校师生爱党报国的根本性指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李旭锋强调,学校要聚焦“五个读懂”,准确把握精髓要义。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深厚情怀,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打造思想政治理论“金课”的深重期待,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深远期许,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对涵育一批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的深切期盼,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殷切希望。要强化“三个深入”,迅速掀起学思践悟热潮。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开展系统学习、组织分类研讨、做好研究阐释,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要着力“四下功夫”,对标对表狠抓贯彻落实。在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上下功夫、在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上下功夫、在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担当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张卫国导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讲话,与以往五四前夕考察大学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优秀教师队伍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的深邃思考和殷切希望。

张卫国强调,学校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要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和图书馆藏资源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文献古籍典藏保护利用和数字化学术资源平台建设。要大力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实施先导计划2035,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展现担当作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提升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行动自觉,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崔延强在交流发言中表示,要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加强“三个认识”、做到“两个结合”、实现“双重辨证”、弘扬“一种精神”,推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人力资源部部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王志坚表示,要未雨绸缪,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谋划建设一支适应2035教育强国的优秀师资队伍。社会科学处处长邱江表示,要发挥社科联纽带桥梁作用,构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戏台与合唱机制、推动大转变和有机协同、实现大交流与融合互鉴。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显良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倾真情、聆真谛、求真抓,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青年教师代表、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慈恩表示,要以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立德树人示范者、“大地之子”传承者、乡村振兴实践者。学生代表、国家治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瑾表示,要持续学习、接力奔跑,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师生代表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近50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