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名家传戏走近师生展现地方戏曲文化精髓
发布时间: 2018-10-27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0月23日-24日,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主题的首届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成果汇报演出在学校大礼堂隆重上演。艺术家们精心准备的各式戏剧,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两天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http://xtbg.swu.edu.cn/seeyon/fileUpload.do?method=showRTE&fileId=2042221721657560138&createDate=2018-10-25&type=image

为认真践行中共中央《做好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支持重庆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自2015年起,原文化部启动实施了名家传戏——当代地方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极大提升了地方戏曲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和地方戏曲院团的演出实力。为集中展示该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果,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共同举办,重庆市川剧院承办此次首届名家传戏。

23日晚,一场河北梆子《太白醉写》拉开演出序幕。该戏选取“李太白下龙驹去把本参”一段,艺术家将李白“酒态”表现得生动形象,滑稽夸张的表演将观众们情绪带动了起来。随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喜闻乐见,载歌载舞的一部地方戏——彩调《王三打鸟》,登上舞台;出演吉剧《包公赔情》《桃李梅》的艺术家们声情并茂、字字玑珠,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无不展示出精湛的表演功力;流传于北方的经典剧种评剧《杜十娘》,凄美动人,剧中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封建社会女子的贞烈情操;晋剧《算粮》曲调优美圆润、亲切大方、道白清晰,具有晋中之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的风格。

http://xtbg.swu.edu.cn/seeyon/fileUpload.do?method=showRTE&fileId=-5379502600247819851&createDate=2018-10-25&type=image

24日晚上的表演不但延续了第一天的热情,还体现了更多不同风味的戏曲魅力。晋剧、沪剧、黔剧、越剧、淮剧、滇剧、河北梆子七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戏剧舞台,让观众们大饱眼福。晋剧《喜荣归》通过讲述中了状元的赵庭玉装扮成乞丐來试探家人的故事,展现了一出令人唏嘘而极具讽刺意味的好戏;沪剧《回望》是一部涤荡人心、充满热血的戏剧,它用回望历史的视角讲述了主力红军长征后,江西苏区女共产党员黄英在失去丈夫的艰苦条件下,与敌人斗智斗勇,用自己的党费给山上的游击队员送粮食,最后还为党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黔剧《失子惊疯》讲述一个被人陷害后又惊险失子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此外,越剧《碧玉簪》、淮剧《罗英访贤》、滇剧《京娘送兄》、河北梆子《钟馗行路》逐渐将整场演出推向高潮。

http://xtbg.swu.edu.cn/seeyon/fileUpload.do?method=showRTE&fileId=-4388308409889895454&createDate=2018-10-25&type=image

两天的演出让现场师生领略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又得到了一次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师生近距离地接触中国地方戏剧,感受了民族戏剧之美、中国文化之美,不仅有助于戏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对高校推进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和谐校园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旨在将高雅艺术融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引导大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连续不断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大学生有了一个更好地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高雅艺术进校园”,为师生更好地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陶冶情操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玉兰新闻社李瑞煊、周馨怡供稿刘亦轩供图 编辑韩笑审核周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