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二字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于微小,于宏大,于过去,于未来。它好似一盏清茗,默默地在岁月里散发淡淡的幽香;它好似一曲雅律,慢慢地在无息间浸透人的心灵。和谐的光芒正于世间闪耀,和谐的风采正等待着我们去探寻。
“和谐”的探究
“和”是一个形声字,“禾”表音,“口”表意,指的是说话的动作。和,是和睦、和顺的“和”,有乐声相合的融洽,是海上风和日暖的温煦。和,是和解、调和的“和”,有息争而归和平之功绩,是和市上人们安居乐业的市场交易。

▲“和”金文字形
(图片来源:国学大师网)
“谐”也是一个形声字。从“谐”字的甲骨文字形看,“谐”字左边好像一种箫类的乐器,可见其造字义和声音有关,而声音一定要和谐才动听。谐,是口谐辞给、亦庄亦谐的“谐”,是人与人间进行一场幽默而轻松的交流。谐,是和谐的“谐”,是不偏不倚刚好合适的理想状态。当“和”与“谐”相遇,那就意思着协调而匀称,和睦而融洽。

▲“谐”甲骨文字形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和谐”的风姿
什么是和谐?“和”是异意相合;“谐”是协调一致,和谐说的是一种稳定状态的人际关系。《论语》中道:“礼之用,和为贵。”始终保持“和贵”的原则与他人交往,这就是古人留下的与人相处的智慧。如今这些智慧依然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在世间绘出一个个和谐隽永的故事。
在西大“神仙”寝室,成员间互相包容,相互排解压力,一起携手共进,最后取得了全员保研的好成绩,这是我们与身边之人和谐共处、共向远方的范例。前不久的世界读书日,同学们积极参与云支教活动,与大凉山的孩子们共读一本好书,共享一段温情,互写一封书信,这是我们与远方之人和谐共处、互予力量的实例。

▲西南大学橘园五舍119寝室全员合影
(图片来源:西南大学官方微博)
什么是和谐?“和”是相逢相知;“谐”是相依相存,和谐说的是一个人与自然交融的和睦世界。杜甫曾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人与春雨冬雪的每一次相逢都有诗意。
古时候,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气物变化,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人们顺应农时,辛勤劳动,与自然贴近。秋阳杲杲,穰穰满家,自然也反馈给勤劳百姓五谷丰登的收获。灿烂的农耕文化正是展示了我们祖先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现在,为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设立了世界地球日。鸟兽和鱼虫、皓月与骄阳,每一个地球日,都记录着我们和地球一起走过的四季,都提醒着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海报
(图片来源: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
“和谐”的践行
一蔬一饭里,和谐的滋味形成舌尖上的喜悦;四季更迭中,人与自然的相依让时间富有温情。和谐,应该浸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图书馆时,共守一隅安静的角落,让书韵笼罩灵魂,这是和谐;在乘校车时,多说一份谢谢,让温暖递入人心,这是和谐;我们勤学善思、同欲相助,将无数求知的背影留在深夜,这是和谐;我们爱花惜草、节能生活,将一盆盆绿植留在身边,也将一份份青葱留给岁月,这是和谐。积勺成江,累尘以岭。日常生活里的和谐似点点星光,靠近汇聚、发光发热。因为你我的践行,校园里充满生机,和谐相处的我们才共同组成了和谐的校园。
我们是社会上的众生,相互之间会产生或大或小不同的连锁反应,彼此影响,交相辉映。当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下,我们更容易得到向上的力量,捕捉向善的光热,见证世间温情,获得身与心的满足。与和谐相伴的日子,最终会化为灿烂的阳光洒落在我们身边。

▲绿色校车在校园中穿梭
(图片来源:西南大学官方微博)
查看更多详情,请扫码关注西南大学服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