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俭约自守,力戒奢华
📕释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俭以养德,节俭是一切美好品德的基础。因为节俭,所以会勤劳、会奋斗。而奢侈则是欲望的开始,欲念会将人拉入深渊。由俭入奢于下水,由奢返俭于登天。
节俭是一种个人涵养,是一种社会责任,是文明的传承、美德的延续,是亘古不变的文明时尚。“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对于国家大有利弊,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

(图片来源:小红书)
事必躬行 “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诸葛孔明“以俭养德”传为佳话;清代徐荣说过:“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节俭使人安乐幸福,奢侈使人没有退路。贫穷需要节俭,富裕不忘节俭,“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才是适宜消费之道。节俭是兴家立业之本,不仅有其经济意义,更有其道德意义。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作为大学生,“治人事天”是我们的责任,勤劳节俭也是其基本要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现象:大学生常常是二十几块的奶茶不离手,外卖天天点,顿顿剩饭剩菜……数据显示,90后、95后、00后占据整体消费力的40%,其中大学生也占据着主体地位。试想一下,如果每个大学生都如此铺张浪费的话,无论是物质损失还是社会风气,都将怎样发展。

(图片来源:小红书)
古为今用“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仅有少部分的同学会自己赚取生活费。也许有人会说,大学生还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各方面能力都还不成熟,没有能力赚钱。但是,就算控制不了收入,但支出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节俭可见其重要性。

(图片来源:小红书)
当然,当代年轻人之间也开始流行一种“新节俭主义”。和上一代人追求名牌大牌不同,年轻人也开始拒绝高价消费品。一毛钱的书亦烧仙草、八块八的桂林米粉、九块九的电影票,用各种小号狂领优惠券薅羊毛,临期食品吃起来一样有满足感,断码清仓的名牌服饰穿在身上依然能自信满满,花更低的价格,丝毫不影响仪式感和幸福感。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这不是吝啬也不是穷,而是花钱有道。

(图片来源:小红书)
那我们可以怎样践行节俭呢?从最基础的消费来说吧,首先,我们应该有好的理念,向别人学习一些理财、储蓄理念,比如要有记账的习惯,每个月复盘一次,对自己的消费要“心里有数”。也可以做到“硬性有钱”,先存后花。其次,明白不是靠装扮就能赢得尊重,还要内心富足。只买适合自己的彩妆产品,不囤货、不凑满减,不过度配置,简单来说,就是买对不买贵。还有,要主动找商品,而不是被动种草,不要为品牌溢价买单。总之,即使我们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也应该量力而为,实用主义消费才是消费趋势。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节俭应该是刻在每个人心底的箴言,是会永远发光的赤子光芒。让我们力行节俭,归于真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