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工作 > 正文
学“数”研究 | 第二期:浅析信息化时代下的再创造素养
发布时间: 2023-04-30 00:00  作者: 青春缙云网络文化工作室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再创造素养,指的是创造性“复制”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整合各种媒体(文本、图像和声音)的现有的、相互独立的信息,赋予新的意义,从而培养能进行合成和多维思考的能力。

整合之美丨感受再创造

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往往是苍白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尝试利用信息的再创造来阐释。下面我们会向大家展现再创造中信息的整合之美。

音画交织: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达

(截自西南大学服务号2016年第27期“唱享”|西南大学校歌,唱出精彩青春)

“岁月悠悠,学海茫茫……”该推文从歌谱与音频两方面介绍了西南大学校歌。

图片附带的信息量大,在揭示状态,描述事物方面更加直观更有冲击力,在理解上需要用心鉴赏;音频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只能用耳听,信息传播效果较弱,但在情感表达方面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也是对内容的升华。推文通过图片加音频的组合,在短时间内让读者通过图片直观地了解西大校歌的内容,又借助音频让读者更好地品味西大校歌中积极的情感,了解西大师生的人格和精神追求,感受西大的精神文化。

文视联动:用多媒体打造深度体验

(截自西南大学服务号2022年第6期明明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大众话”Vlog第六期)

“明明都知道”系列通过通俗语言和轻松风格解读马克思主义。该篇推文介绍了大多数发达国家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以及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推文选择在文字中穿插视频以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

在日益繁忙的社会,读纯文字,难以集中注意力;单看视频,虽然传达的内容更加具体,但无法快速了解主旨,带来的思考浅,想象空间也小。相对于单一的文字或者是视频来说,组合二者是一个优秀选择。“明明都知道”系列通过引出话题,激发读者对发达国家走资本主义的原因的思考,随后通过视频讲解,动用听觉视觉,使读者更快更轻松更深入地了解到这是生产力快速发展后的扩张掠夺导致的。最后通过文字留白,留给人思考的空间。

再造之能丨学习再创造

深知信息整合的美感和作用后,我们可以尝试对我们已知的信息进行处理,总结或是得到新的信息,达成更易于传播的目的。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本号再创造信息的方法和效果。

(截自西南大学服务号2021年第4期西西西普法 | 勿把定金当订金,签订之前要看清!)

西西西普法是本号常驻栏目。我们用简洁的文字,伴随西西西普法提供的视频,为大家提供法律科普。我们根据视频中提到的要点,总结出本视频的核心,以再创造的方式将它用简洁的、吸引人的语言表达出来放于篇首。通过这种视频文字结合的方式,我们让观者可以轻松地从文字了解到视频的要点,也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需要从视频中了解什么,主动搜集视频中的有效信息,从而达到深刻观看视频的效果。

(截自西南大学服务号2021年第1期最美寻访 | 卢海军:边疆两年兵,重走父辈路)

本篇文章讲述了西南大学经管院学生卢海军参军的故事。全文以卢海军为首的军人静立图片为开头,之后连接上卢海军的话,和他的军旅生活记录。通过图片和卢海军的话,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军旅生活的情景中,好像看到了那位军人静立中对军旅的沉思,让人不由得想要慢慢地看下去,了解他的生活。我们通过排版的方式对搜集到的图片,话语,文本进行了顺序上的再创造,起到了将观者带入情景的效果

再创造素养是数字素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扭转在信息中的被动局面,完成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收集的华丽蜕变。

查看更多详情,请扫码关注西南大学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