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光明日报】西南大学等高校共商高水平推进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3-01 00:00  作者: 张国圣  来源: 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近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雅典大学举行,中希两国政府高层人士和两国多所高校的知名学者出席成立仪式。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在两国教育、文化界引发热烈反响。2月27日,西南大学联合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在西南大学举办座谈会,共商高水平推进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设。相关高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尽快建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高水平智库平台,建成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基地以及联结中国与欧洲的桥梁。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高水平建设好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就是西南大学在新时代的新担当,学校将全力推进中心的建设发展。”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表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本着“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中国和希腊一流高校资源,以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建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平台、高水平智库平台,建成中国和中东欧人文交流基地以及联结中国与欧洲的桥梁。

“建立文明互鉴中心必将大大推动中希两国文明交流,开辟中希古文明交流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说,中国人民大学早在2011年就与雅典大学结为合作伙伴,在希腊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今后学校将积极融合两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开展学术研究、发挥双边合作交流平台优势,推动人文交流和孕育出更多有影响力的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和推进中心建设。山东大学副校长韩圣浩表示,学校将依托山东雄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全方位推动中希两国悠久文明的交汇交融。

据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主任崔延强介绍,中心除了开展系列学术类活动、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和一些综合类项目,还将创办以“全球文明互鉴”为品牌的国际学术论坛,设立吴宓国际学者项目,创办《中国-希腊文明研究》国际学术期刊。在加强对当代希腊和中东欧研究的同时,积极融入“新汉学计划”,创办“中国-希腊青年领袖论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和学术交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体现出我国通过文化交流提升人类福祉的博大胸怀,为促进各国间了解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的潮流和主题。,我们将与国内各高校和希腊友校通力协作,高水平建设好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并为中心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