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第一眼新闻】重庆新闻联播 | 家蚕研究再添新突破 西南大学揭示“新绿茧”形成机理
发布时间: 2023-03-03 00:00   文字:方芳 卿一学      来源:第一眼新闻   浏览次数:

近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蚕体中,首次鉴定到参与黄酮吸收的糖转运蛋白,揭示了家蚕绿茧形成及茧色演化的遗传机理。

在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盘盘彩色蚕茧格外引人注目。最特别的,当属一盘颜色艳丽的“新绿茧”。据介绍,家蚕天然茧色可分为不含或含有微量色素的白茧、由类胡萝卜素沉积形成的黄红茧和由黄酮类化合物沉积形成的绿茧三大类。虽然天然彩色茧并不罕见,但这种“新绿茧”却十分难得。

“和以往的普通绿茧相比,它的颜色更加艳丽,这种色素在丝素和丝胶中都有,在加工成蚕丝以后,它依然可以保留绿色的颜色。”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鹿亚如说。

研究发现,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新绿茧”,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等诸多功效。接下来,研究团队也将围绕这一特点“大做文章”。

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童晓玲说,团队正在研究,利用黄酮这一类化合物具有的天然的功能,去开发对人的健康有重要功能的一些组织工程材料,和其他具有更高价值的生物工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