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搭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水平智库平台 四所高校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设路径
发布时间: 2023-02-27 00:00  作者: 李志峰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2月27日,推进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设座谈会在西南大学召开。参与建设的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把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成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水平智库平台,中国-中东欧人文交流基地,中国与欧洲的合作桥梁。

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该中心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资源,与希腊雅典大学、佩特雷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和克里特大学共同合作成立。

谈及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建设目标,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主任崔延强表示,该中心将以学术研究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以国际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推动中希高等教育合作,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国-希腊、中国-欧洲的民心相通,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了解,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各类综合项目与活动。未来,该中心将创办以“全球文明互鉴”为品牌的国际学术论坛,设立吴宓国际学者项目,创办《中国-希腊文明研究》国际学术期刊,做好当代希腊和中东欧的文化研究;开展“中希文明比较”国际联合硕士项目,探索中国-欧洲高等教育合作模式;推动语言文化交流合作,筹划设立希腊中国学校或雅典中国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表示,该校有丰富的古希腊哲学研究底蕴,将依托古希腊哲学研讨会等交流平台,不断加强古希腊哲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促进中希文化交流和发展。山东大学副校长韩圣浩表示,该校将尝试与希腊高校开展联合考古及相关科学研究。四川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傅其林表示,该校将依托人文社科优势,加强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创新、世界不同文明的比较及交流互鉴等相关研究。

作为牵头高校,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则表示,该校将和中方及希腊的高校一道,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文交流和社会服务。

主编:匡丽娜

编辑:柏云辉 张行(实习)

审核:马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