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新闻联播》| 双城联动 双核引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
发布时间: 2023-01-03 00:00  作者: 第一眼原创  来源: 第一眼原创   浏览次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3年来,重庆携手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重点区域协作扎实有效、重点领域合作拓展深化、重大平台能级不断增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进入了“加速期”。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年度贡献最高奖项,2023第十届轩辕奖近日揭晓,其中的“年度十佳汽车”,有三款是“重庆造”,实际上,这些车型不仅仅是“重庆造”,更是妥妥的“川渝造”。每一款车上的大部分零部件,都来自川渝本地的各级配套企业。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供应制造部总经理金国庆介绍,长安汽车在四川地区的供应商合作伙伴超过百家以上,长安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都在四川的成都和宜宾地区。高压连接系统、底盘系统都会为长安做深度的研发供货服务,这一部分每年供货增长率在50%以上。

去年上半年,川渝汽车产业逆势增长,合计生产139.3万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8%。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庆、宜宾已被列入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川渝间累计建成省际高速公路“电走廊”11条,成渝“氢走廊”已建成加氢站24座、投入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567辆。现代产业形成合力,区域发展同样相向而行。

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涪江流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川渝地区科技企业搭起“朋友圈”。几天前,这家生产工业气体的重庆企业就通过平台,为四川一家能源公司完成了气体成分分析。

重庆瑞信气体有限公司质检部部长刘波说,他们接到对方的请求后,第二天就派专人专车赶过去进行取样,及时对样品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的报告结果进行反馈。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正加快建设。两地还携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动共建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重点实验室,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申报实施重点研发项目60项。

重庆合利众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剑告诉记者,校验费用相较于以前减少了47%。

铜梁区科技局科技资源配置科科长彭朝进透露,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设备共享平台库和工作机制,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成渝之间,基础设施也在加快连成“立体网络”。地面,渝西高铁、渝昆高铁等项目有序推进,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20条。水上,涪江双江航电枢纽、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等项目进展顺利。空中,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四川乐山机场等项目加速推进。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琪说:“规划同图共绘,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通道建设全力加速,建设了一批综合运输的通道,特别是高速公路项目。枢纽的衔接更加顺畅,川渝两地的交通管理协同共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川渝重大项目建设也按下了“快进键”,截至去年底,两地共建的160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62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22年前三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万亿元,同比增长2.2%,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建军说,三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实现了双提升。经济体量持续增大,产业集群效应日益突显,同频共振相向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志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在强化成渝双核联动联建、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西部科学城、深化毗邻地区合作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推动川渝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

(第1眼-重庆广电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