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中国教师报】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发展高质量教师教育,协同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发布时间: 2022-12-21 00:00  作者: 张卫国  来源: 中国教师报   浏览次数:

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是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西南大学作为参与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牵头高校之一,主动按照提质计划的部署要求做好顶层设计、优化组织结构、整合优质资源、完善行动方案,在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实施高素质教师培养计划等方面实现担当作为。

西南大学由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来,骨子里既流淌着师范血液,也承继了农业基因。在协同提质过程中,西南大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组团内受援高校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共享厚植乡村教育情怀的师范生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经验,高质量推动协同提质计划实施。

一是坚持立德为先,在讲信仰中坚定从教信念。西南大学在承担国家公费师范生教育试点任务中,一直致力于引领更多人坚定从教信念、投身乡村教育。学校发挥师德引领作用,实施新生入学教育、基础教育名师论坛、好老师演讲比赛、师范生演讲大赛等师德教育四大品牌活动,讲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新时代好老师的感人故事,通过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从而坚定从教信念、内化师德修养。强化师德实践体验,借鉴学校在乡村一线布局的“科技小院”建设经验做法,探索建立“教育小院”,一体实施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实践环节;同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到乡村学校进行社会实践、顶岗支教。坚持将师德养成作为师范生培养首要标准,西南大学全方位贯通师德教育渠道的经验输出,将为组团内高校培养坚定教育信念的师范生提供有益参考。

二是坚持多元协同,让优秀的教师引领优秀的团队。西南大学坚持多元协同,以一校带动多校,以一域辐射多地,让优秀教师促成优秀团队的产生。搭建组团内教师研修平台,通过项目专题研究、师生沟通交流、课程在线观摩等方式,把更多教师吸引、团结到同一个项目中,进而有针对性地打造团队,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同时,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研修体系。在协同提质过程中,我们将借鉴相关经验,创新“师范院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协同发展模式。整合协同高校教师教育资源,协同受援高校开展受援地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支持受援高校建设示范性附属基础教育学校,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临床教学基地。支持受援高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组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提升其服务受援地区教师发展、助推地方尤其是乡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三是坚持交叉融合,以乡村教育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西南大学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交叉融合特色优势,为师范生开设涉农课程,探索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融合发展新路。以教师教育资源为依托,强化继续教育,发挥培训优势,实施重庆市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加快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服务乡村振兴等主题,集中举办面向乡村各级各类人才的专门培训,把知识与思维、技术与能力的培育有机结合,以教育助力人的发展、推动产业繁荣。这些面向一线的融合教学方式,将极大提升师范生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培养实践型人才,也可以为组团内高校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提供借鉴。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西南大学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全面落实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创新路径方法,贡献智慧力量,助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落地见效,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充满活力的教育力量。

(作者系西南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