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新华社】西南大学主办“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22-11-29 00:00  作者: 赵宇飞  来源: 新华社   浏览次数: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1月29日电(记者赵宇飞)由教育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智能化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主办的“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全国1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时见表示,西南大学2010年以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秉持“精英化、综合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探索出“学院制、小班制、导师制、淘汰制”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

同时,结合近年来西南大学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陈时见进一步阐述了学校在模式改革、机制创新、机构改革和资源重组等方面的进展,系统介绍了学校下阶段推进新文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规划。

研讨会第一部分聚焦新文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西南大学崔延强教授剖析了新文科建设的“新”与“难”,并以哲学教育为例畅谈了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解读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率性教育”理念,以及该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经验。清华大学李曼丽教授基于清华“钱班”的经验,剖析了新文科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内涵。

第二部分围绕新文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进行。广西大学史云贵教授报告了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开设情况,分享了广西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新文科建设做法。华南师范大学詹泽慧教授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面向中小学生的C-STEAM教育、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创新三个主题,分析了技术赋能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模式与途径。西南大学吴江教授以乡村振兴为时代背景,分享了乡镇党政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经验。

第三部分聚焦教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从“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三方面,分析了中国教育学构建中面临的任务和路径。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以“培养目标的中国化、培养体系的现代化、培养平台的国际化”为主题,报告了该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辽宁师范大学杜岩岩教授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育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为主题,解读了智能化、跨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学人才培养模式。

3000余人次在线观看会议直播。线上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大会专家的报告主题前沿、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对推动新文科建设落地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