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逆行”出校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小丽(化名)回到学校,说起几天来的经历,小丽脸上充满自豪:“想到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为一位小朋友带去延续生命的希望,我觉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原来,几天前,她成功向一位患有血液病的小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据了解,小丽同学于2019年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今年7月,经中华骨髓库检索,她与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小患者初筛相合。中华骨髓库天津分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与她取得联系。接到电话后,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让小丽当即决定捐献。

在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之后,小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程序正式启动。首先,她的个人资料被转到重庆分库。7—8月,经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她完全符合捐献条件。确定捐献后,她科学饮食,适当锻炼,保证身体指标达到最佳状态,随时准备救助患者。

不料好事多磨,从11月4日起,因疫情防控要求,西南大学实行了临时封控管理。为了不错过最佳的捐献时间,11月11日,小丽向学校提交了离校申请。

为了确保疫情形势下本人和受捐者的健康,她独自前往重庆某医院入院打动员剂,参加一场生命的接力赛,为生命续航。11月15日上午,经过几个小时的干细胞提取,小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些“生命的种子”将会被送去挽救一个小患者的生命。

知小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后,学校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关心慰问。出院返校后,她所就读的资环学院为其送去了生活物资和营养品,并表达深切慰问。学院党委书记杨文表示,小丽同学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让人敬佩,体现了西大学子的责任和担当,她的善举让爱继续,让生命延续,也会激励和鼓舞更多师生让爱心传递社会。
据西南大学红十字会指导老师张欣介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西南大学工作站,是全国首个高校工作站。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分库建立以来,该校每年均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报名捐献。截至目前,该校共有29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图片由西南大学提供
文中人物姓名及头像均做“隐私保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