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1月19日电(杨茜)“十几万分之一的缘分竟被自己遇到,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给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经过几小时的干细胞提取,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小丽(化名)近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些“生命的种子”将用于挽救另一个生命。

小丽于2019年登记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志愿者。今年7月,经中华骨髓库检索,她与一名身患血液病的小患者初筛相合。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她当即决定捐献,并得到家人的支持。
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刻终于临近,但不巧遇上了重庆市复杂严峻的疫情。西南大学自11月9日起也调整为过渡期管理,人员只进不出。学校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同意了小丽提交的离校申请。15日上午,经过几个小时的干细胞提取,小丽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结束后,小丽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她说,尽管住院打针期间有一些小的不良反应,但整个过程没有她想象的害怕或者担忧。
“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分库建立以来,学校每年均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报名捐献。”西南大学红十字会指导老师张欣介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西南大学工作站是全国首个高校工作站。包括小丽在内,学校目前已有29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