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连日来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五个一”行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全面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西南大学召开思政课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座谈会。学校供图
据了解,“五个一”行动分别如下:组织一次集中收看。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该学院组织全体教师集中收看开幕盛况,思政课教师们全程认真聆听、深入领会。每到精彩之处,教师们也随着现场代表们一起热烈鼓掌,表达对这次团结、胜利、奋进的盛会的祝贺。
开展一场集中座谈。10月19日下午,学校召开思政课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座谈会,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要及时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理论创新等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西南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学校供图
同上一堂导学课程。10月28日下午,该学院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教授为全体思政课教师做“《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的专题导学活动。陈曙光教授从“归根结底‘两个行’”“三大主要内容”“阐发两个结合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读。
进行一项教改专项。马克思主义学院拟设立一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专项。该专项采用委托与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团队委托项目由各教学团队负责人牵头,组织团队成员研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具体课程的教学指南。一般项目由个人进行申报,需明确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主要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拟采取的方法等。

▲西南大学思政课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学校供图
进行一系列集体备课。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研究,该校思政课各教学团队展开集体备课,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各团队分别围绕如何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纲要”“概论”“德法”,以及相关课程,进行集体备课,明确各门课程的融入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落地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