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袁隆平回母校,在大礼堂作学术报告,师生们把礼堂围得水泄不通。

2015年8月,袁隆平在重庆南川超级杂交稻实验基地考察

2015年8月袁隆平在重庆南川超级杂交稻实验基地考察,和师生在一起。


抗战时期,袁隆平一家曾辗转来到重庆,袁隆平在重庆的龙门浩小学读小学,在重庆复兴初中、重庆赣江中学、重庆博学中学等读中学,后因父亲工作变动,袁隆平随家人离开了重庆,于1949年考入位于重庆北碚的私立相辉学院的农学系。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内迁办学处,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复旦重庆校友在原址创办了相辉学院,西南农学院成立后,相辉学院并入。袁隆平于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毕业。

大学期间,袁隆平读的农学系,但当时的农学课程成绩并不很突出,反而英文成绩特别好,高达93分。这和袁隆平的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英文水平一直得以保持,所以有时候,袁老能和外国记者或来访者直接用英语交流。
袁隆平自己也说,读大学时,综合成绩只能算中等。但成绩并不代表实际能力,他说“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来。”袁隆平认为,还得靠实践出真知。

这是袁隆平院士随身携带的手提密码箱,主要用来存放他的重要文件和技术报告等资料。2008年10月27日晚,袁隆平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根据安排,第二天,他将在学校大礼堂向全校师生代表报告杂交水稻新进展,于是袁隆平准备拿出报告稿再看看。谁知,一直没有设过密码箱的箱子,怎么也打不开了。袁老叫来助手,后来又叫来专门的开锁将,也都束手无策。秘书说,这只箱子购买于1986年,将近20年了,可能老化了,一直想给他换掉,袁老就是不同意。最后,袁老决定撬开箱子。学校给袁老买了一只新的手提箱,而这只跟随袁老多年的密码箱就留在了学校校史馆。

西南大学校史馆珍藏的袁隆平学生证背后还有个秘密。这和袁隆平曾经报考空军有关。1951年2月,抗美援朝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回国,在全国各地作报告。4月30日到5月9日,报告团在重庆作报告16次,听众达27万余人,其中就有袁隆平。听了报告,袁隆平激动不已,冲上主席台,掏出学生证,请报告人嵇炳前给自己签名。嵇炳前同志笑了,大家都是在笔记本上求签名,你怎么在学生证上?说完签下一行字:“隆平同志,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到底!嵇炳前。”

袁隆平于1949年9月考入重庆北碚的私立相辉学院农艺系,而1950年10月,西南农学院已经成立,由私立相辉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农科三系合并组建而成。但私立相辉学院直到1952年才正式下文撤销。所以,袁隆平等学生学籍变更为西南农学院时,就开具了这一转学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