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日报】大会发言|夏庆友代表农业界发言——建好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0-20 00:00  作者: 周尤 何春阳 谢智强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1月14日,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厦礼堂举行第二次大会,夏庆友委员代表农业界别发言。

夏庆友说,当今世界,种质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国家主权和安全。

夏庆友。记者 谢智强摄

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主粮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在畜禽、蔬菜及部分重要经济作物等方面,对国外品种资源仍有较大依赖,加上大量具有特定性状的种质资源逐渐消亡,种质资源系统鉴定不足,种源“卡脖子”技术原创性突破不够,种质资源保存单位资源对外交流共享难等问题,导致了种质资源“重保存、轻利用、不创制”的困局。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助力国家种业振兴行动,西南大学牵头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设立了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目前,工程化、规模化种质创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形成了科技创新影响力。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种创中心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一是标志性成果产出速度与地方期望之间存在一定错位。二是稳定运行支持政策还未落实到位。三是资源用地保障机制还未建立。四是可持续发展机制还未成熟。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着力加强对原创性研究的支持力度,确保种质创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和重大成果产出。以西南大学为主要载体,举全校之力提供支持保障,确保种创中心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着眼长远发展,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形成多部门共建合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促进种质创制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基于种创中心的异地研发机构的性质,加快解决校外国资管理、科研安全管理、日常运行管理、成果认定转化、人才引进与绩效考核等现实问题。在市级层面探索出台相应管理办法,争取国家相关政策优惠,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建立互惠互利、协同合作、共建共享的产学研创新机制。

三是改革供地模式。合理解决种创中心资源用地,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一定规模的集中连片土地,通过划拨方式解决土地产权问题。土地权属确定后,逐步将土地性质调整为科研用地。土地相关优化及建设,由项目业主单位负责落实专项资金进行长期投入,分步建设。

四是统筹管理指导。成立种创中心领导小组和理事会,研究决策种创中心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统筹落实相关工作,促进种创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强面向全社会的种质创制宣传,增强全方位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局意识,提升种创中心和社会各界对于种质创制事业发展的信心,形成促进种创中心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

五是实现产业协调发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形成系统完备、体系科学的种业观,处理好农作物、畜牧业、渔业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适应国家种业振兴重大战略部署,以种业为核心、以种创事业发展为抓手,着力加强我市农牧渔业产业技术综合研发,带动我市农牧渔业共同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