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第1眼原创】推进对口协同发展 “一区两群”美美与共
发布时间: 2022-09-08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第1眼原创   浏览次数:

建立“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制度安排。市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市17对结对区县均已签订年度协作协议,主城协同区解决帮扶资金达到4.39亿元。

最近,两批共8000多吨小麦从安徽运达重庆小面产业园忠县园区,并开始投入试生产。据介绍,重庆小面产业园位于大渡口区,去年,他们与忠县开展了深度合作。目前,一条集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研发设计、品牌培育、电商销售、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小面产业链正在两地加快形成。

重庆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侯田平说,加大重庆小面产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把重庆小面做大做强。

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重庆鼎呱响法律咨询公司已入驻一年。除了享受办公场地和配套服务外,企业还获得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企业的技术支持。

猪八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负责人赵凌江表示,他们会抽调专家,来到万州,对企业的情况进行了解和诊断。

“提供技术支撑后,我们一个月的案子,甚至可以翻10倍,就是我们可以做到1000件案子。”重庆鼎呱响法律咨询公司顾问乐承信介绍。

目前,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已累计引进或孵化企业62家,线上交易额达到近17亿元,而万州与两江新区的产业合作还将持续加强。

万州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吴双透露,他们正在加快组建运营万州区两江新区现代产业投资基金,用好两江新区招商引资优势资源,以补链强链“5+10”工业体系为重点,为万州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通过“飞地建园”,主城协同区已推动13个产业协同项目在“两群”区县落地,携手建设产业协作园区16个,开展景区共建项目27个。与此同时,各结对区县还积极推动技术互动、人才互派、市场互通。以重庆高新区和黔江区的合作为例,去年,双方共推动26项重点合作事项,均已全面完成。这家位于黔江的医药企业就从中尝到了甜头。不久后,企业首批2000万粒空心胶囊将从黔江出发,到重庆高新区生产成药品销售。

重庆衡生药用胶囊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渊认为,两地协同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他们正在进行加速实验,预计11月份进行大批量供货。

市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群”各区县均已下达对口帮扶资金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共计下达项目174个,总投资19.77亿元。已开工项目166个、开工率95.40%,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投资完成率45.72%,已拨付对口帮扶资金1.84亿元、资金拨付率41.9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涂建军表示,通过对口协同,必将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生产要素在一区和两群之间交互融通,必将极大地激发“一区”和“两群”的内生发展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