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日报】洞穴生态系统“顶级消费者”现身
发布时间: 2022-08-20 00:00  作者: 陆千乐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世界蜘蛛大家族增添“重庆籍新成员”8月12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志升团队在巫溪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2个喜好洞穴生活的类球蛛科小类球蛛属新物种,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巫溪小类球蛛”和“阴条岭小类球蛛”。

位于巫溪的阴条岭地质构造复杂,海拔高差近2400米,候属亚热带湿润区,植被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很长时间以来,其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方面,而在动物尤其是蜘蛛和昆虫资源方面,一直未有详细调查。

张志升介绍说,2021年下半年起,团队开始在保护区进行蜘蛛和昆虫资源调查。

巫溪小类球蛛和阴条岭小类球蛛是去年11月在对保护区内喀斯特溶洞考察时,在红旗管理站附近的两个溶洞内发现的。

张志升说,类球蛛科是一类生活在落叶层、石下和喀斯特溶洞等生境中的蜘蛛,尤其是喀斯特溶洞中的种类最为丰富,它们以洞穴里的双翅目蕈蚊等昆虫为食,是洞穴生态系统里的“顶页级消费者”

此次新种的发现,也表明阴条岭保护区的喀斯特溶洞受人为千扰的程度较低,保存有历经长期演化而形成的本地特有种,在不少人眼中,蜘蛛是有害生物,其实不然。张志升说,蜘蛛不仅无害,而且在农业、林业和卫生害虫的生物防治上有重要作用。

他还介绍说,蜘蛛的“蛛毒”,可以提取药物成分,这在全世界范国内都公认有很好的应用;蛛丝具有惊人的柔韧性和强度,可以说是一种“生物钢”。如果未来能够实现人工合成蛛丝,那么它可能被应用到建筑、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另外,蛛丝是可降解的,理论上亦可以用作手术的缝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