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参观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宣教中心。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张质)7月5日、6日,西南大学水产学院“上善若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团组织共26名成员赴重庆市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共护美丽长江,同筑鱼乐生态”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下长江生态保护开展研学。

鸿鹄护鱼志愿队队长刘鸿(中)跟同学们分享队员们的经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重庆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整个长江上游以及三峡库区重要的鱼类种质资源储存库和鱼类早期资源补充源,对维系我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及鱼类生物多样性以及三峡库区水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刘建虎(中)讲述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意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江津区油溪镇,水产学院实践团走访保护区内的鸿鹄护鱼志愿队并与其进行深入交流。志愿队队长刘鸿向大家介绍了志愿队的发展历程,分享了长江禁渔政策下打击非法捕捞所遇难题和取得的成果。
油溪镇海事码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船的微课堂上,水产学院副教授刘建虎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意义为实践团的同学们讲述了长江生态保护的严峻形势。赵家中坝产卵场岸边,刘建虎带领同学们了解不同种类鱼卵对水环境的各种要求。
此行活动,同学们还参观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宣教中心,在赵家中坝岛走访岛上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发放鱼类保护宣传册,向岛上居民科普长江鱼类保护相关知识。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