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尖底瓶,商代的甲骨文片,西周时期的饕餮兽耳直纹簋……5月18日上午,西南大学博物馆大厅,解说员如数家珍地给师生观众们解说着。

又一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西南大学推出“文化 自然 生命的力量——西南大学博物场馆群落掠影”微型展览,集中“晒出”学校13个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标本馆)的馆藏概况及精品“镇馆之宝”。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西南大学迄今已有116年的办学历史,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标本、陈列品资源,目前拥有学校层面的西南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历史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中科院院士、土壤学家侯光炯的纪念馆以及国学大师吴宓先生的旧居陈列室,还拥有自然博物馆、昆虫标本馆、植物标本馆、动物医学标本馆、柑桔品种标本馆等,总计13个场馆。在重庆高校中位居前列。”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郑劲松介绍。

提到西南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郑劲松介绍,学校历史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备案的,拥有瓷器、金属器、石器玉器陶器、书画文房和西南少数民族及钓鱼城战史等6个陈列厅。现藏文物4900余件,陈列品32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藏品两件,二级藏品十余件,三级藏品数十件。珍贵藏品“商代甲骨文片” “马家窑类型尖底瓶” “八思巴纹铜牌”、“北宋缂丝明昌御览双冠图”“宋湖田窑缠枝牡丹纹经瓶”等具有很高文物价值。

美术馆有藏品2000余件,其中,属国家二、三级文物的书画作品40余件,包括石涛、董其昌、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吴冠中等著名书画家作品,是一般人难得一见的“宝贝”。

郑劲松说,自然博物馆中,金丝猴、扭角羚、中华鲟、胭脂鱼等濒危珍稀动物标本特别珍贵,而西南大学拥有的长江上游及三峡库区鱼类资源标本,在全国而言,也是最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校史馆里有袁隆平院士曾经使用过的手提密码箱,博物馆里还有贺龙元帅长征途中用过的马鞍,这些都是镇馆之宝。
博物馆展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