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5月20日电 记者从西南大学了解到,由西南大学潘洵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日前顺利结项。这项研究前后历时近八年,形成研究成果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有助于提升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潘洵介绍,“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于2014年11月正式立项,以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发生、发展、结果及影响为主线,设有5个子课题,分别对“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战略及实施”“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暴行及损害”“抗战相持阶段后侵华日军对大后方无差别轰炸暴行及损害”“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国际反响及应对”进行史料整理与研究,同时建设一个侵华 日军无差别轰炸资料编纂与资源数据库。
目前,该项目已出版《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重大惨案研究》《重庆大轰炸历史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纪念园建设研究》《未曾谋面的屠杀:重庆大轰炸研究》《重慶大爆撃の研究》(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等学术专著,同时在《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课题组还组织开展对大轰炸受害者进行口述历史调查,其中《重庆大轰炸幸存者采访记录——程桂芳》《日军无差别轰炸暴行铁证——重庆黑石子“万人坑”搬尸亲历者袁绍清口述调查》获美国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颁发的“2016年唐德刚教授优秀历史论文奖”。
经过近八年的努力,课题组完成了一套全景性、专题性,涵盖中、美、英、日多国档案文献的集成性资料集——《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资料汇编》,共22卷34册;同时还形成了一组具有内容原创性、开拓性的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研究报告和专著成果,共8卷10册,项目最终成果总字数超过1000万字。
在5月19日举行的结项成果鉴定会上,专家组评议后一致认为,“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对于提升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和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鉴定等级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