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日报】这就是青年力量!新一代青年学子亮出青春底色
发布时间: 2022-05-05 00:00  作者: 李志峰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重庆日报记者走近来自我市高校的三名青年学生,他们正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追求创新、乐于奉献、传承发扬中,擦亮青春的底色。

“科研创新始终要落地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说起创新,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级材料物理专业级(1)班的李鑫怡是学校里的“牛人”。

这是因为,大学四年里,李鑫怡跨专业跟随导师进行纳米生物材料方面研究,已公开发表SCI论文7篇;大二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以“舒克清—国内首创用于化疗药物的蚕丝蛋白载体”项目获得国家级银奖;今年4月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PH响应性丝胶蛋白—阿霉素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方法”一项;获得第十三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被保研到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和别的女生不同,李鑫怡经常泡在实验室里,一泡就是大半天。

“为得出一个数据,我可能要做无数次实验,失败了继续,再失败再继续。”骨子里不服输的李鑫怡却乐在其中。

“我觉得这样的研究很有意义吧。”她说,近年来,由于常规性的癌症化疗存在生物利用度低、治疗效果改善指标低、副作用不明确等缺点,许多实验室都在积极地进行药物递送系统。药物递送系统原则上可以增强抗癌药物的功效,同时因为靶向药物递送效率的增高,也帮助降低了药物在全身的毒性。“科研创新始终要落地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我希望未来在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能有我的一席之地!”李鑫怡说。

“用我们的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是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我们村的绿茶,再也不是‘三无’产品了,也能卖个好价钱。”最近,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馆乡杉坪村第一书记王麟逢人便推荐起村里的土特产品——“杉坪绿茶”。

“杉坪绿茶”,是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一村一品”项目组学生团队参与当地农旅品牌塑造结出的“第一枝花”。团队负责人正是读研一的李思瑶。

“我们先在乡里做了详细的调研,发现很多村都有自己的产业,也有一些成熟的产品,但缺乏包装。由于没有品牌的影响力,这些很生态的产品进入市场上卖价都很低,而且容易被消费者认为是‘三无产品’,导致销路不好。”李思瑶说,结合同学们的专业特长,他们决定以“免费设计、免费推广”模式,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绿茶,要突出它的原生态,所以在包装上要注重绿色、环保。”在对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时,李思瑶会集思广益,反复修改、斟酌,力求达到完美。

很快,天馆乡几个村的蜂蜜、水竹笋、绿茶等当地十余个特色产品,在学生团队的设计包装下,申请了专利,“华丽转身”进入了市场,效益立显。如今,有了商标的“杉坪绿茶”一斤要卖到1500元,价格是原来的3倍。

学生们的创意设计能力得到了认可,截至目前,已经有当地的5家乡村企业和学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用我们的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是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李思瑶说。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最美的青春年华”

当佟掌柜(《武林外传》中角色)的经典台词被改编成“lf someone thinks he'll get paid for hostinq this quiz show,he'll find himself really wrong in the payday!!(你要是再搞这破知识竞赛,我就要扣你工钱啦!)”时,不少台下观众都笑出了声。

这是四川外国语大学英华萃戏剧社的精彩演出。这样的精彩离不开社长罗茂格,也是该校研一学生。

2017年才成立的英华萃戏剧社,主要是将中国经典名著和传统经典剧目改编成英文的形式进行演绎。“它是基于英语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建设和学生兴趣爱好成立的,以编译经典、演绎经典、传承文化为核心,依托中华经典著作,传统文化节日等,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指导老师谢琳介绍说。

“最开始,我们只是热爱,后来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份传承和发扬。”罗茂格说,于是他们在剧目编译、演绎上花了很多功夫。从《梁祝》《青蛇》,到《雷雨》《日出》《长恨歌》,他们每年会呈现给全校师生一定数量的经典剧。

如今,英华萃戏剧社已是拥有120名成员的全校第一大社团。“我们希望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最美的青春年华。”罗茂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