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庭教授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从教60余年来为西南大学的心理学学科建设、为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黄希庭教授将本人及已故夫人孙承惠先生的一生积蓄3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中国心理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在中国特色心理学理论创新、研究创新、应用创新、教学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心理学工作者。
黄希庭教授表示:“创新应该在哪些地方下功夫呢?原创性是最重要的,只有原创性后面是走自己的路,所以原创性、引领性还有实用性,我觉得这三点重要。”与此同时,西南大学教育基金会也向该基金注入150万元以使其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陈红表示:“整个基金运行由基金管理委员会来运行,国内的知名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来评审。”据了解,本次成立的中国心理学创新基金是我国心理学领域首个面向全国的公益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评审一等奖一名,奖励额度20万元,二等奖两名,奖励额度10万元,后期随着基金规模扩大将会增加奖励人数和奖励额度。
4月22日上午,黄希庭、孙承惠先生向西南大学捐赠暨“中国心理学创新基金”成立仪式在西南大学举行。

为推动中国心理学创新发展,黄教授将本人及已故夫人孙承惠先生的一生积蓄300万元捐赠给学校,设立“中国心理学创新基金”。同时,学校教育基金会向该基金注入150万元。该基金主要用于奖励在中国特色心理学理论创新、研究创新、应用创新、教学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心理学工作者。

“中国心理学创新基金”是我国心理学领域首个面向全国的公益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审一等奖一名,奖励额度20万元;二等奖两名,奖励额度10万元。后期随着基金规模扩大,增加奖励人数和奖励额度。

黄希庭教授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在西南大学从教60余年,为西南大学的心理学学科建设、中国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开创了时间心理学、健全人格养成教育、中国特色社区心理学研究,出版了一系列高等学校心理学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曾获“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2)、“当代教育名家”(2017)等荣誉及荣誉称号。

捐赠仪式上,黄希庭教授讲到,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第一要务,只有创新,才有新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心理学研究必须走中国特色道路,本基金的设立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发展。西南大学的心理学发展必须要联系中国的实际,把心理学与教育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力争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李旭锋对黄希庭教授的卓越贡献和高尚风范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希望广大师生将伟大的大师精神弘扬和传承下去,将其化作奋斗的动力,勇攀科学高峰,切实推动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