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2月16日电(董小玉、刘文迪、戴程程)2月15日,出生于2004年的苏翊鸣斩获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为中国队迎来了第6枚金牌,成为这个项目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可谓“翊”鸣惊人!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历届冬奥会的最佳战绩。对此,西南大学师生展开了对话。
“自古英雄出少年”
研究生刘文迪:72天前,苏翊鸣成为中国首位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冠军;8天前,他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收获了一枚银牌。3天后将满18岁的他,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将奖牌换成了金色。回看这位17岁的“滑雪天才”少年,可谓后生可畏。您如何看待他的成长经历?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天才?绝对没有那种东西,有的只是用功、方法和不断地计划。”17岁创造历史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赤诚热爱与张弛有度的教育艺术。4岁,被父亲带上雪道,从此将爱好做到极致;7岁,为了滑雪提前完成功课,将剩余时间留给训练;8岁,前往日本滑雪,一个只有两三秒时间的动作用一个夏天反复练习;11岁,萌生为国出征的念头,“从那时候开始我决定做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这是我能参加职业比赛的唯一途径”。17年,他以自身清晰的目标、坚韧顽强的品质、对滑雪与生俱来的热情、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成就了这样一位“天才型选手”。同时,正面积极的教育艺术更是在这段艰难时光中铺就了一条星光之路。户外运动的风险、突如其来的摔伤、漫长持久的沮丧,让他的父母比更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更为理智与从容。“你不能放弃滑雪,不是因为我希望你在滑雪上有多大成就,而是不希望你因此有退缩的想法和意识。”尊重选择、支持梦想、扶起摔倒的孩子、一路陪伴指引,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这个被家庭温柔的爱与珍贵的理解所簇拥的少年英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初生牛犊的无畏无惧,少年热血的一腔孤勇,为自己,更为中国,创造新的未来。

梦想的力量不可辜负
研究生戴程程: 冬奥赛场举世瞩目,苏翊鸣斩获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奥运冠军,一枚金牌成为他的成年礼。少年意气,风华正茂,有人称他为“天才少年”,也有人说“只有努力不会骗人”。请问您如何看待苏翊鸣年纪轻轻便获得如此傲人成绩?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苏翊鸣在采访中表示:“天才对我自己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我只相信只要我一直去努力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总有一天会得到。”树立坚定的目标,朝着梦想奋进,这便是他成功的关键原因。在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之前,苏翊鸣拥有另一个身份:童星,他曾出演《智取威虎山》等多部电影电视剧。但当他得知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时,在年少成名的童星与热爱的滑雪之间,他毅然选择后者,“参加冬奥会,在家门口为国争光”的梦想发芽了。此后,他将“努力”和“坚持 ”贯穿整个滑雪生涯,一年中近320天都在滑雪,某次训练一周内用断4块板。苏翊鸣在赛场上实现了高度、力量、技巧和天赋的高度结合,这几秒的炫技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训练,是无数的汗水、勇气和伤痛的凝结。竞技者踏过荆棘弥漫,只为打破名为“极限”的天花板,过去4年,苏翊鸣不断突破极限,为中国带来许多“第一次”:完成了个人也是中国单板史上首个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动作,成为首位完成单板滑雪内转1980度抓板动作的男子运动员,斩获中国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第一个世界冠军、冬奥会冠军。正如史铁生所言:“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苏翊鸣与谷爱凌等新生代运动员勇于挑战、追求梦想,为新时代青年做出了榜样。他们极具天赋,又不懈努力,用满腔的热爱与无限的坚持摘得桂冠,让世人看到:唯有梦想的力量不可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