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光明校园传媒】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多地试点高校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 2021-12-10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光明校园传媒】   浏览次数: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组织各地和高校开展以“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为主题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和教育部体卫艺司2015年联合启动了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试点,全国共有94所艾滋病防控试点高校。近日,部分试点高校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艾主题系列创新宣教活动。

主题活动

1 加强组织领导,发布宣言倡议

试点高校认真落实具体要求,及时印发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通知,确保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中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等组织青年大学生发出防艾抗艾宣言和倡议,倡导文明健康行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

图为中南大学防艾宣传倡议活动

2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试点高校结合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和总体要求,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符合学生特点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南大学的防艾宣传艺术展、吉林大学的情景剧、贵州师范学院的微电影、重庆医科大学的防艾大使选拔、山西师范大学的手语操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一系列艾滋病预防知识灵活呈现到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内化知识。

图为山西师范大学防艾手语操活动

3 拓宽教育载体渠道,扩大教育覆盖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试点高校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宣传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扩大教育的传播和覆盖面。四川大学、河海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利用微信平台、直播平台、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发布防艾微课程、科普文章和科普短视频,全方位立体化地宣传和普及防艾知识。安徽医科大学、西南大学等关注外国留学生群体,专门组织留学生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范围。西南石油大学、西南大学等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鼓励学生向周围人传播防艾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成为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受益者和传播者。

图为安徽医科大学组织留学生参与防艾活动

4 加强多方协同,健全工作机制

以举办“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各地教育行政、卫生健康、疾病预防控制等部门强化与高校的协同合作,各试点高校成立以校领导牵头、高校各相关部门、附属医院和学生社团等组成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小组,邀请各地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学校领导和党政负责人也积极参与到“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中,切实推进学校防艾宣传教育工作。贵州师范学院、长春人文学院、安徽大学等加强与当地教育、卫健、疾控部门的合作,积极将本校的防艾主题宣传活动与当地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相结合,形成工作合力。

图为贵州师范学院组织的防艾专家访谈活动

5 动员青年志愿者力量,助力防艾公益事业

试点高校充分动员和支持学校社团、青年志愿者等力量,激发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大学生为主体举办了一系列防艾宣传活动。沈阳大学、河海大学等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参与到校园防艾宣传中,让大学生成为青年群体艾滋病预防的主力军。重庆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组织学生青年志愿者,通过建立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网站、开展网络科普讲座、组织志愿者走进中小学课堂等活动,面向社会开展科普宣传服务,践行医科高校的社会责任,将防艾科普成果惠及社会大众。

图为沈阳大学防艾志愿者在校内发放防艾宣传材料

6 融入日常工作,完善常态化预防体系

近年来,试点高校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常态化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校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服务能力。昆明医科大学向新生发放防艾主题作业本,沈阳大学面向新生开设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开设艾滋病预防教育的选修课程,将防艾抗艾宣传教育、艾滋病综合干预服务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图为昆明医科大学开展的趣味防艾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