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上游新闻】生命在选择中延伸——对话影片《闻香识女人》
发布时间: 2021-09-30 00:00  作者: 叶子姐姐  来源: 上游新闻   浏览次数:

董小玉、叶灿、吴怡蓓

1974的影片《女人香》,时隔18年后,被翻拍成电影《闻香识女人》。初看片名,你以为是描绘男女爱情的片子,然而,该片讲述的是却是一名预备学校的学生,为一位脾气暴躁的眼盲退休军官担任助手期间发生的故事。1993年,饰演军人的阿尔•帕西诺凭借该片获得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第5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等大奖;该片还获得第50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奖。这是一部有关道德、正义、坚守以及人性善恶的故事,西南大学师生对此展开了讨论。

灵魂不可能有义肢

研究生吴怡蓓: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英国教育家纽曼曾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教育让人学会思考、选择,拥有坚定的信念。但影片中,校长为了查出对他进行恶作剧的同学,对学生查理与小胖威逼利诱、烂施权力,而面对晋升名牌大学的诱惑,面对灿烂似锦的前程,学生究竟又应该怎样做呢?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教育应该是纯粹的。教育不应该是权力的博弈,更不应该是利益的分赃,学校的职责应该是呵护并弘扬人性的美好。查理说:“我不喜欢他们,但我不能出卖朋友。”这话道出了他的品行与良知。坚守自我往往是艰难的,路上充满着荆棘与坎坷,而选择妥协、出卖、告密似乎能顺风顺水,但却要出卖自己的灵魂,承受心灵的拷问与折磨。影片中的校长希望用哈佛名校的推荐资格让查理说出闹剧的真相,而在利和义的抉择中,查理选择了后者。他不想卖友求荣,不想以此获得学业的晋升,他坚守住了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在这份坚守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查理的正直勇敢,不为名利,不畏强权的美好品质,这才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应该是崇德的。德厚流光应是教育者的追求和坚守。校长给艰苦求学的查理开了一条“绿色通道”,以一个权贵者的身份教导查理选择一条通往“繁华”的大道——保送哈佛。生命往往是在选择中延伸的,捷近的路好走,但是,每一次选择,都会面临道德的拷问,良知的思忖,人们在选择时,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更可怕的是,在人生道路上,还会不时出现一些已经走错路却不自知的人。校长以自己权力的身份去劝诱那些还没未走错路的人,甚至促使他们告密出卖魂灵,沦为欲望的奴隶,深陷泥泞中迷失自我。正如影片里中校弗兰克所说:“残缺的身体可以依靠义肢,唯有灵魂不可能有义肢。”教育者应是灵魂的建筑师,而非灵魂的刽子手。

创造生命的意义

研究生叶灿:“人生也许会踏错步,但探戈不会。因为它简单,踏错步子继续跳就行了。”弗兰克中校说这段话时,似乎在说他的眼盲就是一段踏错步的人生,但我们又能从他精彩的探戈舞步中,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往日的优秀。请问,当我们在生命途中遇到重大挫折时,应该如何肯定自我的价值和追寻人生的意义?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观看这部电影时,我们很容易被查理的正直与纯粹打动,同时,我们也无法忽略风流的弗兰克上校。他是一名因意外双目失明而被迫退役的中校。双目失明的人也可以见微知著,真正睿智的人不会仅仅依靠眼睛来洞悉这个世界。他敏锐犀利,仅凭香水味就能识别身边的女人;他绅士优雅,即使眼盲也能引导不会跳舞的女士完成一支精彩绝伦的探戈;他锋芒毕露,在演讲中能以极高的共情能力和极强的人格魅力征服观众……然而因为眼盲,他失去了对生命的眷念,只想放纵一把,然后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此刻,弗兰克中校遇到了查理,他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勇气和坚持,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经历挫折之后遇到“查理”,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发现自我的价值和坚信生命的意义。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高喊出“上帝已死”的口号之后,他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并创造生命的意义。而电影中的查理就是在创造生命的意义,他对信念的坚守,在面对压力时的勇气,甚至还有带着一点孩子气的理想主义,这些都是他赋予自己生命的重要意义,而真正唤醒弗兰克中校的也正是这份珍贵的意义。“坚持原则的道路是留给有勇气的人去走的。”无论生活的面目是温顺还是狰狞,都需要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与道路做出努力。在被查理勇气感动的同时,弗兰克中校也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意义,虽然人生不是跳探戈,但道理却一样——这一步踏错了,继续跳就行了,因为生命的价值永远大于毫无意义的死亡,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追寻——道德、正义、良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