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22日9时讯 (通讯员 刘文迪 吴怡蓓)静夜凭栏,银蟾光满;中秋之月,映照古今。一缕乡思在缱绻宁谧中徐徐铺展。昨(21日)晚,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与十四名研究生共聚一堂,怀揣一轮满月,身披溶溶月色,开展了以“中秋吟月”为主题的诗词活动。

首先,小玉教授以《中秋》(司空图)的诗词朗诵将活动序幕开启。一句“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寄语学子不可虚度秋日,而应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伴月前行。随后一首《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戎昱)“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携手同学们徜徉书山,领略哲理的深邃、情感的厚重、亲情的无价以及家国的强大。
而后,学子们激情飞扬,深情并茂地朗诵了古今雄浑、寂寥、亲情、冷清、感伤的中秋诗词。研究生李艳芬朗诵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以诗言志,表明要努力修炼,勇攀高峰,发光发亮热,同时洒落清辉,有凌云之气;研究生张彦博朗诵的《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既有博大广阔的天下之情,又有对家乡思念的细微之意,以立体饱满的情感抒发,荡起求学游子内心的阵阵涟漪;研究生孔玉敏朗诵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一切景语皆情语,明月高挂,以景话情,对重庆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研究生王鹏辉朗诵的《月下独酌》(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回望过往,一杯涩酒、一个孤影、一轮冷月,珍惜相遇,心念同门、感谢师恩。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之情被亘古月光普照,诗词朗诵活动最终以师生共唱苏轼的《水调歌头》圆满结束,中秋之夜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嘹亮歌声中被点缀得浪漫、温馨、情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