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黄希庭心理学文集》发布会在西南大学举行,该文集是中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南大学教授黄希庭从教60载核心学术思想与理论成果的结晶。
该文集由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首次全面系统收录了黄希庭教授在人格心理学、时间心理学、社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学术文章与重要演讲文稿,共计十卷。分别为《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探寻时间认知》、《时间认知模型》、《健全人格结构》、《人格研究中国化》和《点燃心灵真善美》,总字数达600余万字。
据了解,今年84岁的黄希庭教授已在心理学领域执教60年。1961年,24岁的黄希庭从北京大学毕业,他主动向学校提出,要去最艰苦的地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扛着两箱书,翻山越岭,黄希庭来到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那时,国内心理学学科还有待建设,西南师范学院在这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个教研室,七八个人,连基本教材都没有。多年来,黄希庭不仅在时间与人格心理学领域作出独到贡献,出版教材、专著、译著80余部,还培养了160多名硕士、百余名博士,其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国内知名心理学家。
从青丝到银发,黄希庭在心理学领域一路深耕,在他的带领下,西南大学心理学学科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建成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
“从2014年文集被列入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到现在完成出版,前后历时8年。” 西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发钧表示,黄希庭对选入文集的每一篇文章都亲自把关、仔细审读、精益求精,比如文集总序,黄希庭教授字斟句酌,前后共修改了16次。
“通过这套文集,广大读者可以充分领略黄希庭从教60年来的心路历程、学术思想与人生智慧,感受他所热爱的这门‘探寻心迹、理解人生、点燃心灵真善美’学科的特点,领略他敢为人先、潜心治学、幸福进取的精神追求。”张发钧说。
发布会上,84岁的黄希庭教授还作了致辞,黄希庭教授幽默风趣,现场掌声不断,以下附上黄希庭教授的致辞>>>
这次的发言我主要是感谢。我首先感谢党的领导,当时从北大毕业后,我翻山越岭来到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学校的党委书记王书记两次找到我,让我在学校安心工作,我大为感动。学校的图书馆也非常好,我一次都是借十几本书,一直到现在,图书馆对我依然非常优惠,最近我在看《黄帝内经》,学校的图书馆把馆藏的两本都借给了我。所以我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党组织和学校的职能部门。
第二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培养了我。我在高中的时候表现默默无闻,但是我的老师很看重我,鼓励我读巴甫洛夫的书,鼓励我向诺贝尔得主学习,所以到了北大,我开始孜孜不倦地翻阅心理学的书籍。我的大学老师孙国华(音)总是教我们,做人做事要不卑不亢,学习要自立,不要过分依赖老师,要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我这辈子感觉自己做到了。
第三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他们都非常优秀,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支持。我们对于年轻人,要多多鼓励,少些批评。
最后是感谢朋友们的支持,谨请铭记,心理学是一个小的学科、老的学科,大家不能相互拆台,应该相互支持,西南大学心理学永远是第三世界,请第一世界的北京和第二世界的上海多多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