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西南大学】学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 2021-07-11 00:00  作者: 韩笑、艾熠  来源: 西南大学   浏览次数:

风雨百年砥柱人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学校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认真收听收看大会直播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广大师生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学校党委于当日下午在东方红会议厅组织召开座谈会,教育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一巡回指导组,校领导、党委常委,机关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学院(部)党政主要负责人代表,“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代表,师生代表参加座谈。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主持座谈会。

李旭锋在讲话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情真意切,既是回望历史的宏大叙事,又是追寻初心的精神洗礼,更是砥砺奋进的行动指南,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指导性。围绕“厚重”“振奋”“使命”三个关键词,李旭锋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波澜壮阔,剖析了伟大时代的历史维度与光荣使命。

李旭锋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求全校上下及时开展学习研讨,切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广泛做好宣传研究,有力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卫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满激情,是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指引我们党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张卫国围绕“三个一”畅谈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悟:一是“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荣伟大的党”的事实;二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三是“一个目标”,那就是“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向往。张卫国号召师生共同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带着梦想,带着向往,带着初心,带着中华民族的闯劲和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凝心聚力,顽强拼搏,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会上会下、线上线下,师生们都在热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与体会: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离退休教师代表席德莉表示,自己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已走过了61个年头,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见证了党的发展壮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将永远牢记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在有生之年尽己所能在党的新征程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洞察历史,令人振奋。我们要以史为鉴,坚持正确的理论、理念、精神,反对错误的思想做法。当前中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持之以恒,要摒弃不合理、不科学,要坚持党的教育理念,坚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最先进的知识、文化和理念,为党为人民培养人才,要站在更高更大的历史角度,把中国带到一个更高更强的历史阶段。

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廖和平表示,几年来带领学生用最真的情、走最远的村、访最穷的户,累计组织了6560人次本科生和研究生,先后深入全国13个省、区、市的134个区县、3170个村、12.8万农户,开展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向党中央、国务院呈现全面、科学、真实的评估结果,为地方政府提供了1200多条脱贫攻坚工作建议。正是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激励着我们不断克服困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用心用情奉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跃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述,坚定了我们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信心和决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国家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明确使命和责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琪从“信念与人民”“斗争与创新”两个方面谈到,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和教育者,如何把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转化到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去,自己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要深刻把握对青年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把学情、校情、区情融入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中,用发展教育去满足和引领青年的创新型成长,用理论课程教学工作实现德育与智育融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梁大明谈到,作为高等学校的一名机关党建工作者,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机关党委的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事业融合发展,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管理服务育人整体水平,充分发挥机关部门“参谋部”“助推器”“润滑剂”“防火墙”作用,坚持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积极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多更大贡献。我坚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奋斗拼搏,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中国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科学技术处处长、致公党员胡昌华谈到,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发挥致公党自身特色和优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同时,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赵智华围绕“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畜牧科技助推乡村振兴”主题,从党建引领,振兴乡村起步和一如既往,扎根振兴乡村两个方面,对学院一年来的奋斗努力和经验成绩做了总结,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党建引领,振兴乡村;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潜心育人,培养后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起飞远航。

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恩伦围绕牢记初心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两个维度抒发感言。认为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下好教师教育发展的先手棋,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卓越教师为己任;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的基本立场,坚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方向,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之目标。

2021年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振轮谈到,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老师,我们要基于我国正经历农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速的新时代发展特点,不忘服务“三农”初心,深挖学科内涵,积极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培养他们专业能力和献身“三农”的热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1年西南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新闻传媒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毛春谈到,刚刚见证建党百年的盛大庆典,身为党员的我无比荣耀自豪。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广大教师党员认真领会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将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相融合,发挥新闻传媒学科专业特色,努力培养新时代的“新传”青年,传播好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

重庆市青联委员、水产学院2018级水产养殖专业博士研究生葛海龙同学谈到,有幸成为建党百年这一伟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将真学真练早成才,通过知识的深入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为国争光、为民造福!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8级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陈新龙同学表示,党员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研究生党员要紧紧抓住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要机遇,立足当下,结合专业特点,参与学术交流,开阔研究视野和思路,夯实科研基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带动周围的科研学子,激发科研报国热情,立志成为祖国科研事业的主力军。

教育学部2019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庆秋同学表示,这是一次生动的学习过程,一次思想的点名,一次精神的整队。回想起2020年我作为学校派往云南昌宁参与脱贫攻坚的一名学生,在挂职锻炼的三个月中结合专业所学,根据老百姓的需求为他们解决问题办实事,通过在祖国基层实践,我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做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百载风雨洗礼,一百载日夜兼程,一百载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在传承、在大写。

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心理学部入党积极分子周文杰同学表示,当代青年生逢强国时代,生命的黄金时期与完成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正相吻合,这是当代青年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我将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持自己的志愿初心,牢记使命,用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学生,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9级本科区域支部宣传委员甄雨卓同学表示,我辈青年都是追梦人,定当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热血与汗水洒在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基层一线。未来,我将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里书写个人青春,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改变农村面貌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刘百涛同学表示,百年奋斗,百年追梦。如今,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作为一名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我会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提升,并将专业知识实践到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基层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健康之基。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本科生杨怡同学谈到,跟随宣讲团深入到各个二级党组织、荣昌校区传颂党史故事,我收获很多。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学生党员,应该把心中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的理想信念化作学习生活中的动力源泉,打好专业知识基础,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提高服务意识,在青年学生中起好带头作用。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青年教师傅溶说到,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何其有幸,生于盛世。祝福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我心向党,永远跟党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了厚望。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我将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3班吴怡静同学说到,听到习爷爷的重要讲话,我感到非常振奋和自豪;听到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的集体诵读,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百年来,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理应从小下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坚定强国有我的信心,传承党的伟大精神,立志向,修品德,练本领,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早日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