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上游新闻】我写高考作文丨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国
发布时间: 2021-06-07 00:00  作者: 董小玉 王乙竹  来源: 上游新闻   浏览次数:

作者小档案: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7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刘文迪 指导老师:董小玉

以青春之我 创青春之国

“人”一撇一捺,写起如此简单。鲁迅先生曾提起: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是中国之脊梁。由此看来,“人”字写起来又是如此艰难,一撇一捺、一顿一提、一逆一顺,在起承转合之间青年要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人这一生的价值绝不是一撇一捺所能概括!

以高山之姿态,填残缺之沟壑。17岁,肆意快活,绚烂如花之年,张桂梅跨越整个中国,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投入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一个娇憨少女,眼中有爱,心中有光,从福利院院长,到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设,两点一线的生活消磨掉她的最好年华。45岁,每每工作结束返回办公室吸氧,吃药,她在润物细无声中将生命注入其他女孩的生命里。这也曾是青春年少的少女,却以坚忍不拔之志,倾尽所有,忍受病痛,改变山区女孩的命运。人这一生应当如何度过?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回问自己,人这一生是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是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是把自我燃烧于人类的伟大事业!

以生命之捍卫,守国家之寸土。“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祖国西部边陲,冰封雪谷中是用热血和青春筑起的巍峨界碑,四名年轻战士毫不畏惧、英勇战斗,心系使命,将国家之精神与个人之价值内化于一体。选择一片高原等于活在生死边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边防斗争一战,四名战士虽然年轻但是无畏,以寸土必争之志向,用青春与热血践行了自身誓言。生如夏花,死时也如此绚烂,一代青年用生命来捍卫祖国山河,他们以血肉之躯筑成长城,把自我溶于国家,他们的名字也将描红于历史丰碑!

逆锋起笔,在藏而不露中大爱无言;中锋用笔,在不偏不倚中坚守本真;停滞迂回,在缓缓出头中实现个人价值;“人”之描红,于顶天立地中铸就国家之希望!那些为中华崛起之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了有为人生。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行,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正值青春年少,国家未来之脊梁的我们,在应对罕见挑战中应淬炼品性、传承文化基因、谱写时代新篇章,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价值,做摆脱冷气之人、做发光发热之人、做绽放绚丽之人,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