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日报】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1-05-25 00:00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表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西南大学首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导向的评价机制,对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类成果,实现成果转化在校经费100万元以上的,级别认定等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经费达100万元的纵向项目等。

其次,学校成立了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负责为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熟化、中试和孵化。

第三,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学校注重突出优势特色进行成果转化。比如,李加纳教授油菜团队攻克了“甘蓝型黄籽油菜育种”中黄籽油菜粒色不稳和产量抗性不好两大世界性难题,通过校企合作,团队建立起3000亩黄籽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和10万吨黄籽油菜加工厂,实现甘蓝型黄籽油菜新品种规模化生产,为农民和农业加工企业增收增效上百亿元。廖志华教授团队专注于对东莨菪碱生物合成和青蒿素代谢调控的基础研究,以三项专利作价1000.77万元,校企合作联合成立公司。该转化项目是学校首例作价上千万元入股公司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案例。

第四,校地合作是西南大学成果转化的一大特色。崔延强表示,学校深入实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重庆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科技助力打造石柱县“黄连之乡”、忠县“柑橘之城”、丰都县“肉牛之都”、巫山县“脆李之乡”等一批特色优势农业品牌,其中石柱黄连是非常典型的。

作为我国黄连主产地,石柱的黄连总产量占全国的60%、全世界的40%。但由于缺少科技支撑,黄连产业效益一直较低。西南大学针对黄连种植病害多、深加工缺失等问题,建立黄连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使选育的新品种黄连有效成分含量提高50%,延长黄连产业链条,促进石柱全县黄连产值达3.6亿元,种植户户均收入4万元左右。

他表示,下一步,西南大学将逐步建立专利布局、专利导航及申请前评估等制度,做好授权专利分级评价;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及运营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国家、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建好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平台;继续深入实施校地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形成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新格局,成为助推重庆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库、创新源、人才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