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大学师生沉痛悼念袁隆平 秦思思 摄
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老学长辞世 师生自发组织祭奠活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1949年袁隆平考入了位于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这是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重庆复旦大学校友创办,该校在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新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者之一。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本科毕业。
在得知老学长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后,西南大学不少师生自发来到学校32教附近袁隆平雕塑前献花,表达自己的哀思。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7级农学专业学生张帅表示,下午听到袁爷爷辞世的消息,整个学院都陷入悲痛中,大家都深切缅怀袁爷爷。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就去附近的花市买了一束鲜花,送到袁隆平先生的塑像前,深切哀悼。令人感动的是,有许多跟自己一样的学生,都自发的加入到哀悼活动中来。我们所有的同学,所有农科学子都不应该遗忘,忘记这位世界的功臣,共和国的功勋。

西南大学师生向袁隆平雕塑献花 秦思思 摄
现场,西南大学含弘学院2017级袁隆平班李依阳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这句话是袁隆平给含弘学院的题字,在今后的学习科研当中,自己也将谨记袁隆平老先生的教诲,把根深深扎在地里,继续开拓进取,实现人生价值。
》》心系母校 曾回信学弟传授成功秘诀
“这是转学证明,这是他的学生证。”2008年10月,袁隆平回访母校西南大学,西南大学校史馆首次面向公众公开展示袁隆平在重庆求学的实物。让人意外的是,袁隆平当时农学课程成绩并不很突出,反而英文成绩特别好,高达93分。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荣获“共和国勋章”。在获悉这一喜讯后,袁隆平院士曾就读的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学生于9月21日给袁隆平写了数封信,讲述自己的追求、理想,甚至迷惘和彷徨。五天后,袁隆平的回信就寄到西南大学。袁隆平在回信中说,自己的成功没有秘诀,有的只有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八个关键词。同时,袁隆平在回信中勉励晚辈要做有心人,抓住好机会就不要放过。

袁隆平在大学时期的成绩表 受访单位 供
》》其雕塑曾入选全国美展进京展览
今天在场师生所祭奠的雕塑,由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创作。2009年6月,学校邀请袁隆平先生秘书、学校老领导、老同学及与他相处多年的老同事等到美术学院制作现场,对塑像提出修改意见。
袁隆平塑像以花岗石为材质,雕像高3.5米,底座高1.5米,塑像现在屹立于西南大学南校区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旁的绿色草坪上。
2019年10月,学校党委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拜望袁隆平,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向袁院士汇报了学校建设发展情况,向袁隆平敬送礼物——由学校美术学院刘强老师创作的入选第十三次全国美展进京展览作品《圆梦——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雕塑样稿。袁院士高兴地回忆起当时读书的情景,想念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对嘉陵江、缙云山记忆犹新。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和关心,希望母校越办越好,越来越兴旺。还特地为西南大学和北碚区题字“校地合作,共进共荣”,希望北碚区大力支持学校发展,继续深化合作,谱写校地合作共赢发展新篇章。

袁隆平给含弘学院的题字 受访单位 供
》》曾捐献20万人民币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助学金
2016年4月18日,袁隆平参加西南大学110周年校庆庆典,捐献20万人民币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助学金,主要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农田,为我国的农业事业做出贡献”。
2017年10月10日,袁隆平回到西南大学,为首届袁隆平奖学金进行颁奖。现场,袁隆平动情地说道:“我是从母校的农学专业学习开始自己的追求的,一辈子从事水稻科研,我的最大心愿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通往学问高峰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潜心学习才能叩响真理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