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了老学长的视频回信,仿佛就在昨天,音容笑貌难以忘怀。”回忆起两年前给袁隆平院士写信,西南大学学生程新如记忆犹新。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的前身——西南农学院。2019年9月17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喜讯传来,西南大学学子们十分激动,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几位同学给他写信。在向老学长表达敬意的同时,大家最想问的就是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没想到,几天后,袁隆平院士以视频回信。视频里,他亲切和蔼,娓娓道来,分享自己的经验。
袁隆平说,“有人问我,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我想我没有什么秘诀,在科研的道路上,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袁隆平认为,知识是基础,比如做遗传学的研究,专业方面的知识就要比较深厚;第二是汗水,应用科学研究要实干苦干才能实践出真知。“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面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他鼓励同学们,要在广阔的田野上实践成才。
袁隆平还寄语同学们要做有心人。灵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来了要把它记好;机遇宠爱有心人,好的机遇也不能放过。“野生稻原来到处都有,不育野生稻也有,但我们是有心人,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机遇,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就为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所以说大家要做有心人,好机会会有的,不要放过。”
春风化雨,朴素真挚的语言在同学们心里播撒下种子。
“那时,我正在读大二,对农学专业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学习中也不够踏实。”程新如说,受到袁隆平院士的鼓励后,她更加积极上进,加入了导师的科研实验组,与众多农学学子们一起在实验室学习,在田坎里提升,逐渐感受到了农学的魅力,进入了更好的学习状态。
“实干苦干才能实践出真知。”另一位学子谭链对回信中强调实践的观点印象最为深刻。两年来,她逐渐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更加踏实稳重,决心继续在科研道路上探索耕耘,为农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袁院士去世当天,外婆还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校友袁隆平去世了。我回答之后,她突然哽咽,要我以袁院士为榜样,继续努力学习。”谭链说。
当晚,谭链写下这样的文字,“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