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3)日,“百年历程 同行共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在重庆市美术馆开幕。

据了解,本次展览以“历史”与“当下”的交融为主题,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设计、书法等六个版块,参展作品不仅涉及在职教师的历年佳作,还涉及学院创立以来诸名家大师精品,参展艺术家共80人,参展作品共89件,其中特邀作品42件,在职教师作品47件,在展品规模与质量上均代表了近年学校举办展览的最高水平。

本次展览不仅是西南美术学院对自身百年历程的梳理与总结,也厚植百年西南大学之精神,严遵“崇德树艺,坤厚至美”之院训,践行“与国家同行 与时代共振”学术志向的证明。

“这些作品题材来自全国各地,”展览策展人、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在致辞中表示,“作品中呈现出作者的真诚,是不同时代西南大学美术学科的艺术家对国家、对民族的真诚,对百年国家生活记载的真诚。所以我们就确定了‘百年历程,同行共振’的题目。”

石富的作品《中国孩子之最小志愿军——愿做一株报春花》灵感来源于中国最小女志愿军战士刘军,并以她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进行的艺术创作。在抗美援朝期间,一线战场的严酷,如同冬日里的冰,寒冷、凝固,在这最悲壮和艰难的时刻,一群天真浪漫的文艺女战士英勇奔赴前线,用她们的天赋和热情,温暖着那些为保卫祖国而与敌人以命相拼的志愿军战士的心 。该作品描述的正是在那群满怀希望的女志愿军战士中,最小的那一位,她无论是在抗美援朝的路上又或是在回国报喜的路上,给人留下的都是阳光的笑容,恰是那一株惹人欢喜、给人希望的报春花。

现场也有山水系列作品引来游客驻足。李月林的青绿山水画探索,内容取材于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作品《世界文化遗产·宝顶山大观图》主要从青绿山水画创作与中国艺术史相结合的视角,关注中国历史中重要的文化记忆,注重文化遗产、文化遗迹在当下自然山水中的视觉性表现。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3日。此次展览汇集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近百年发展中的美术精品,充分展现出学院艺术家对时代的讴歌,对国家发展的描绘,对民族自强的憧憬,更是一份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隆重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