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重庆日报】要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
发布时间: 2021-05-21 00:00  作者: 李玉婷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次数: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指出,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庆要做实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这个主抓手,需要从源头抓起大力引进并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明确科技创新的定位倡导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理顺科技创新的链条促进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消除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障碍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功能,积极完善发展金融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大力引进并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为创新注入源泉。科技创新主体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科技创新成果并转化应用,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为了壮大创新主体,重庆专门制定了引进科技创新资源的行动计划,提出了3年引进100所高端研发机构的目标,但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存在知名研发机构引进不足的问题。因此,重庆仍需继续大力引进并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一是加强资金及相关配套资源的支持,增强重庆引进高端研发机构政策的吸引力;二是促进研发机构与本土市场资源深度融合,提高重庆的创新能力,使资源转化为创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要为创新主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创新主体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促进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打通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路径。政府、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用户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有利于集成各方的资源和优势,从而促进科技创新上、中、下游的连接。政产学研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创新模式的演变,政府的引导作用和用户的中心地位日益凸显,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机制是重庆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再加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用户的市场导向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协调和支持的职能,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深度开展校院企地合作,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平台;二是重视用户和应用,应用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用户参与产学研合作能够提高供需耦合度,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能够提供信息、评估、定价、服务、交易等各种功能,有效的市场能将科技成果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经济摩擦力减少到最低。当前我市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还存在专业机构和人才缺乏、服务规范性不高、渠道单一等问题。因此,重庆需要持续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的功能,降低科技成果交易的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是大力培育从事科技成果咨询、代理、评估、鉴定、开发、集成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机构和人才,为供给与需求的对接提供黏合剂;二是优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机制,精简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发展金融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科技创新是一种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活动,而金融市场恰好具有融资、分散风险和变现的功能。理论和实践表明,成熟的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投资市场对于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滞后、金融机制匮乏则会制约科技创新。因此,重庆应当积极探索发展金融机制,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一是探索新的机制促进传统金融业务对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的扶持,让创新企业和项目优先获得金融支持;二是积极引导促进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对资金引导、产业引导和创新引导的作用;三是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金融机制,提供定向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