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请师生免费吃丰收的土豆 西南大学 供
近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在生产劳动中亲手种植的马铃薯获得大丰收。为分享劳动成果,该校后勤保障部膳食中心将这批马铃薯精心加工后,在全校9个食堂开设专门的免费品尝窗口,邀请广大师生共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快乐。
全校9个食堂开设专门的免费品尝窗口,邀请广大师生共享劳动成果 西南大学 供
据悉,本次分享的劳动成果是西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自育的优质马铃薯品种——缙云薯2号,产量达产量2087Kg/亩。
专业学子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将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马铃薯/玉米/甘薯”套间作模式,使用椰糠土、草炭土、有机肥等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实现了马铃薯的绿色、优质与高产。
优质马铃薯品种——缙云薯2号 西南大学 供
“通过《作物生产实践》这门课程,我们掌握了多种作物的种植方法。在种植栽培作物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与粮食的来之不易。”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19级隆平班班长阳新月表示,大家品尝后纷纷给了好评,这更坚定了自己的专业自信。
试验田 西南大学 供
《作物生产实践》课指导老师赵勇表示,同学们在劳作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劳动实践与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不仅掌握了劳动知识和技能、端正了劳动态度,还养成了劳动习惯,培养了劳动道德。
“土豆味道很巴适!”现场一位品尝了美食的老师表示,能够品尝学生亲手种的马铃薯,很开心也很自豪。学生通过实践、汗水获得收获,并与大家分享,很有意义。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学专业学生在生产劳动中亲手种植的马铃薯 西南大学 供
据悉,本次马铃薯种植成果的分享只是学校劳动教育成果分享活动中的第一站,剩下的马铃薯还会送去幼儿园和敬老院。接下来,学校还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继续推出玉米、红薯、枇杷等学生生产劳动的成果分享活动,让全校师生共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快乐,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价值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