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诞生在哪里呢?让这幅油画来告诉你……”4月20日,西南大学(重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心广场内,近百幅油画一字排开,不少市民围观。原来,这是北碚区“红色火炬”校地联合党史宣讲现场,这场“党史课”不但融合了快板、评书、演讲等艺术形式,还把以党史为背景创作的油画搬到现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党史。

4月20日,北碚区“红色火炬”校地联合党史宣讲现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增宪用油画“讲”党史故事 秦廷富 摄
在宣讲现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增宪以油画《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地》为背景,为大家讲述了70多年前,19岁的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成员曹火星,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故事,台下的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刘增宪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带领团队重走长征路,寻访党的重要会议和战斗遗址遗迹,通过画作的形式,让一段段党史经典场景跃然纸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他以创作的油画为题材,来讲述油画背后的一个个党史故事,这样的方式既生动又形象,大家很喜欢听。

4月20日,北碚区“红色火炬”校地联合党史宣讲现场,宣讲团成员用快板讲党史 秦廷富 摄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校地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北碚区与西南大学成立了“红色火炬”校地联合党史宣讲团,让乡村名嘴、高校教授“同堂讲课”。当天的宣讲走进该区互联网行业,针对互联网从业者年轻、思维活跃的特点,北碚区校地联合党史宣讲团还采用快板、评书、以及互联网从业者讲述创业故事的方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网络”,引导网络新阶层人士积极参与网络强国建设。接下来,“红色火炬”校地联合党史宣讲团还将深入农村、社区、高校、中小学校、企业等地开展党史专题宣讲。

4月20日,北碚区“红色火炬”校地联合党史宣讲现场,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增宪讲述油画背后的党史故事 秦廷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