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成了袁汉联每天必做的事 受访者 供图
“书是我的‘终生伴侣’,充实着我的生活,带给我启迪。”这是50岁袁汉联对读书的感悟,从记事开始,她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阅读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爱上阅读 打开“新世界”
袁汉联出生于盘龙镇一户普通人家,家中共有6个兄弟姐妹,其中二哥学习最好,最爱读书。
“二哥从小成绩就很优秀,非常喜欢阅读。母亲十分支持他读书,甚至借钱为他买书。”因为哥哥爱学习的缘故,袁汉联的家变得书香环绕。在这样的气氛中,袁汉联渐渐爱上了阅读。
故事书、图画书、历史书……在袁汉联儿时的记忆中,家中书籍应有尽有,书籍几乎成了袁汉联儿时最好的“玩伴”。在不会识字的时候,袁汉联就通过图画了解书中的内容,等到了会识字的年纪,袁汉联更是打开了阅读的“新世界”,感受到读书的更多乐趣,同时也逐渐养成了每天阅读书籍的习惯。
这个习惯让曾经在外漂泊的袁汉联感到温暖和充实。
2000年,袁汉联到广东打工,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高强度的工作让袁汉联身心疲惫,但只要捧起书本,徜徉书海,那种疲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加班,一个月的工资也才800元左右,三分之二的钱邮寄回家后,剩下的大部分都花在了买书上。”由于收入有限,遇上书不够看的时候,袁汉联就向朋友借书看。“反正只要有书看,我就觉得生活很幸福,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
树立好榜样 传承好家风
“妈妈,今天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本游记,很有意思,你也看看。”如今,在袁汉联的影响下,女儿也成了“书迷”,还经常给她推荐好书,母女俩成了书友。
“可以说书本贯穿了女儿的整个成长过程,甚至胎教都是念书给她听。”袁汉联笑着表示,在自己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除了在书店买胎教育儿等书籍,她还东拼西凑3000元,在南方科技大学报了早教成人班,学习育儿知识。
经过阅读学习,在育儿上袁汉联有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通过引导,女儿十个月的时候就会翻书看图画,一岁的时候开始背古诗,二岁简单读一些逻辑书籍,到上幼儿园前,女儿几乎能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出来。”提起对女儿的教育,袁汉联倍感骄傲。
“好的家风是什么,我认为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袁汉联表示,自己希望能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阅读的种子,通过这颗种子,让孩子去发现世界的美好,进而成为一个有情感、有思想、有正能量的人。
就这样,一杯茶、一卷书,成了袁汉联家最常见的场景。
以书为伴 终身不悔
活到老,学到老。袁汉联一直身体力行。
“今年女儿考上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这也让我圆了上大学的梦。”袁汉联笑道。原来,为了方便照顾女儿的起居生活,她在西南大学旁租了房子,借此机会,袁汉联经常到西南大学里“蹭课”。
“开始每次去学校都是碰运气,看到哪个教室有课我就偷偷进去听课,好几次被抓包。”袁汉联不好意思地笑道,后来通过女儿认识了同学的爸爸,正好是西南大学的老师。这位老师感动于袁汉联对学习的执著和热爱,次日便给了她一张课表,让她不用“瞎跑”。
得到课表后的袁汉联激动万分,总是早早地去教室等待上课。同儿时上课一样,袁汉联每次听课都极其认真,不仅认真做笔记,还时常请教问题。一来二去,她和任课老师成了朋友。
“读书不仅让我学到更多知识,交到更多朋友,也让我的生活充满快乐与幸福,这一辈子,我都离不开阅读了。”袁汉联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