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西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眼西大 > 正文
【新华网】党史故事百校讲述丨“富有的穷教授” 听西南大学讲述侯光炯院士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1-04-16 00:00  作者: 新华网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浏览次数:

今天,党史故事百校讲述活动

走进西南大学

一起来听西南大学讲述“富有的穷教授”共产党员侯光炯院士的故事

侯光炯(1905-1996),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曾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从“水稻土”概念的提出到“自然免耕学说”的形成,从“光肥平衡的周期变化规律”到“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的建立,侯光炯院士开辟了一条独具一格的土壤研究之路,为我国在世界土壤学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种荣誉,他没有居功自傲,反而把自己应得的荣誉视为“欠人民的债”。

几十年来,侯光炯每月只留下基本的生活费,余下的工资、稿费、奖金大部分都交给党组织和学校,作为党费、科研教育经费。对有困难的农民,他总是慷慨解囊,几十年间,他救济帮助过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他过世后没给子孙留下钱财遗产,在仅有的几万元存单上清楚地标明了钱的用途:设立“土壤学青年奖励基金”。“富有的穷教授”一称,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