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用级无人机正在喷洒作业 谢鹏 摄
2月9日12时讯(记者 秦思思)平日里吃的柑橘,你知道是如何栽种出来的吗?那你吃过“无人果园”栽种的柑橘吗?
近日,位于北碚区歇马镇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十分热闹,在这里,有100多位外地科研人员,选择留在重庆守着柑橘园。

柑橘品质流动检测分级车 谢鹏 摄
柑橘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品种选育,到栽培、植保等数个步骤。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相应设立了资源育种、生物技术、脱毒中心、综合防治、栽培生理、品控物流、加工技术、智慧农业8个研究团队,为柑橘从栽种到“入口”360度“保驾护航”。

工作人员将柑橘倒入检测设备中 谢鹏 摄
郑永强是负责柑橘栽培与智慧农业生产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老家在山东潍坊,今年是他没有回老家过年的第四个年头。他介绍,重庆柑橘产量居全国第八位,年产量约358万吨,覆盖36个区县,是重庆七大特色农产业之首。研究所经过多年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如何将这些数据加以运用,是个问题。“我们现目前也在研发一套智能化的算法,把大数据用起来,使其联动柑橘‘从种到采’的整个流程,形成一种可复制的模板。”郑永强介绍。
据了解,目前,柑桔研究所着手研发移动信息化采集平台,实现物联网自动监测,并通过智慧橘园云管控智慧决策平台,为柑橘园水肥药智能农机装备提供精准作业指令。

自动分拣线,挑出不同等级的柑橘 谢鹏 摄
记者了解到,以柑桔研究所不久前研发的国内首台“柑橘品质流动检测分级车”为例,这辆车可通过新型智能识别系统,能够将果实按大小、成色、甚至是果肉品质进行分类,不仅智能而且因为可移动。“这相当于把分拣流水线带到了果园里,大大降低了以往路途转运带来的损耗。并且不需要大规模的工厂流水线进行分拣,这也大大降低了成本。”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员吕强告诉记者。

检测柑橘糖度 谢鹏 摄
据介绍,柑桔所将构建基于空中无人机和地面移动数据采集车等“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决策、智能农机作业“三位一体”联动智慧橘园生产,为重庆橘园智慧管理提供范例。“未来橘园将实现‘无人智慧管理’,春节期间大家就可以在家中过年了!”郑永强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