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先生特别喜欢到处寻找错别字,他也因此多次接受我们630的采访,他身边的朋友都叫他“较真老刘”。最近,较真老刘又出手了。

曾家岩大桥下,渝中区的嘉陵江滨江路旁,有一条滨水步道,几百米长的护栏上依次镶嵌着浮雕,内容是重庆十七座老城门的简介。关于重庆老城门,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首歌谣,纪录片《城门几丈高》的片头曲就以这首歌谣为词。其中有这么几句: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井
较真老刘却发现,江边的雕塑却是这样写的: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木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故人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


这一排雕塑是几个月前安装的。今人制作的雕塑与前人流传下来的歌谣并不一致,到底该以哪个为准呢?较真老刘有些为难。
关于这三个城门,记者逐一展开求证。首先,“临江门 粪码头 肥田有本”这句话的意思是,临江门是古代重庆最大的粪码头,用于农业种植的肥料都要经过这个城门。
记者通过微信采访了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副教授马剑。马老师说,“肥田有本”的“本”指的是“资本,物资保障”,在这句话中如果改成“肥田有木”,就说不通了。记者又联系到了浮雕护栏的安装单位——重庆市渝中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反映了此事。工作人员查询后承认,护栏雕塑上的这个“木”字的确写错了,会马上整改。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通远门。古代歌谣说的是“通远门 锣鼓响 看埋死人”,江边雕塑则改为了“看埋故人”。安装单位表示,这是有意为之。

对此,西南大学的马剑副教授表示,一些鄙谚俚语经过书面转换达到传播效应是历来就有的做法,不过这里把“死人”改为“故人”,可能会产生歧义。因为“看埋死人”有百姓看热闹的意味,凸显底层百姓的生活场景;“看埋故人”,如果理解成故友旧交的故人,就平添了几分惆怅的意味,失去了那种平民百姓的趣味。因此,既要“修改得文雅”,又想“不损害原意”,有时难以两全。对此,护栏安装单位表示,也想听听广大市民的意见,到底哪个更好。观众朋友可以拨打630热线发表您的看法。

最后,咱们再说说东水门的这一方古井。安装单位承认,的确少刻了一个“井”字,回头会加上去。

较真老刘说,经过这么一番考证,他对城市的历史又有了新的认识。安装单位则表示,感谢热心市民对城市形象的关心,接下来会重新排查每一块雕塑,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