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创业典型黄兴亮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9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他经历过校园里创业大赛的过关斩将、意气风发,也见识了风云变幻的市场上的优胜劣汰、冷酷无情。失败了,不要紧,他重整旗鼓,爬起来总结经验,继续在创业之路上奋勇前行,终究有所斩获。近日,创业者黄兴亮被评为“2020年重庆市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学生创业者体会创业之路的残酷
黄兴亮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此,在大学期间,他就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尽管道路曲折、荆棘密布,但他对这样的挑战和人生方式乐此不疲。
黄兴亮出生在重庆潼南的偏远贫困山区,家乡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但他天性好动,喜欢钻研,尤其是初中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后,通过课堂上老师生动的讲解,以及那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就迷恋上了它。
黄兴亮2009年考入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大学期间,他多次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屡有斩获,得奖无数。
2010年9月,赶上了西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申请,凭借前面所做的工作,他成功申请到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3万元,正式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
2011年8月,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黄兴亮接受浙江一家电镀企业的委托,设计一个电镀刀具的退镀废水回收利用工艺。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成功设计出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利润空间大、环保无污染的工艺,并且赚到了他在大学的“第一桶金”7万元。
初次尝到甜头,黄兴亮心中逐渐萌生出一个念头,一定要将现在的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把技术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给人们带去价廉物美、安全放心的塑料制品。
2013年本科毕业后,黄兴亮靠着大学积累的奖学金和做科研得到的资金,与几个同学一起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研发生产一款安全、无毒、环保的PVC稳定剂。
黄兴亮说,创业之初,因为有国家的支持、学校的帮扶、老师的助力,再加上前面的路走得都比较顺,那时的他可谓春风得意,自信心爆棚。但现实却很残酷,由于成本太高、市场需求量太小,他逐渐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随之而来的,还有团队成员开始动摇,士气越来越低,团队中有的选择了考研,有的选择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第一个创业团队就此分道扬镳。
有梦就有远方 大学生创业者总结经验再上路
黄兴亮总结经验,那就是创业之初一定要认真地研究市场,并且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经营模式。
黄兴亮重整旗鼓,再次上路。他研究市面上的餐具洗涤方式,觉得很多都存在传统且效率低下的情况,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是化学专业的,意识到这里面有新的商机。
根据科研、市场等各方面需求,黄兴亮大胆调整方向,吸纳了一群新生力量,组建新的创业团队,并在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了重庆莘然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一款名叫“自洁剂”的新型洗涤剂应运而生。有了产品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市场上进行推广,让广大消费者认可,这条路更加艰难。
黄兴亮说,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他走了三个多月,足足有三万多公里。起初,找不到客源,他们就在网络上搜索需要产品的相关企业;找不到渠道,他们挨家挨户的去拜访。
黄兴亮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不擅长和客户交流,连给客户打个电话声音都会颤抖。那时候他也意识到,一个团队除了要有研发人员,还需要有一批擅长推广、销售、经营的人,创业团队一定是个多元化的团队。
在黄兴亮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自洁剂项目的营业额在三个月里从几万变成了二十几万,如今,该产品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百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谈到公司未来的打算,黄兴亮说,未来将以造纸黑液为原材料,合成一种新的仿瓷材料,从而解决造纸黑液的污染问题。这种新材料无毒环保可降解,同时成本低,该项目投产以后年产值预计将超亿元。
黄兴亮说,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找不到一个像化学公式那样固定的模式。历经了这些年的摸爬滚打,他懂得了创业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不断充满动力的坚持不懈的过程。“坚持、创新、奋斗是创业梦延续的关键,不回头、不服输是创业梦成功的重要元素。我相信,有梦就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