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国肉协2020天博食品创意大赛总决赛在西南大学举行。本次决赛共有来自全国7个学校的24支队伍入围,最终西南大学的“口袋火锅•鸭血篇” 获特等奖。
据了解,本次比赛有来自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7所高校的选手参赛,从作品的创新性、风味口感、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判。
西大2017级包装工程专业学生李东泽是特等奖作品“口袋火锅•鸭血篇” 的项目负责人。他介绍,当初大家制作“口袋火锅”系列,是希望开发绿色健康的辣条制品,“传统豆制辣条采用油炸油浸的方式进行生产,高盐高色素是一大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就想到能不能用营养价值高的物品制作成辣条。”
如何将传统用于蒸煮涮烫的食物鸭血,制作成袋装零食?经过1年多的研制、配比,团队成功克服了动物油难保存、包装、口感等难题。“将鸭血等加工成独立包装的休闲食品,风味独特,价值可达到鲜鸭血的5倍左右。”李东泽告诉记者,团队还在开发“口袋火锅”牛肉、毛肚等系列产品,这对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解决屠宰行业副产品综合利用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本次比赛有来自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7所高校的选手参赛,从作品的创新性、风味口感、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判。
西大2017级包装工程专业学生李东泽是特等奖作品“口袋火锅•鸭血篇” 的项目负责人。他介绍,当初大家制作“口袋火锅”系列,是希望开发绿色健康的辣条制品,“传统豆制辣条采用油炸油浸的方式进行生产,高盐高色素是一大食品安全隐患。我们就想到能不能用营养价值高的物品制作成辣条。”
如何将传统用于蒸煮涮烫的食物鸭血,制作成袋装零食?经过1年多的研制、配比,团队成功克服了动物油难保存、包装、口感等难题。“将鸭血等加工成独立包装的休闲食品,风味独特,价值可达到鲜鸭血的5倍左右。”李东泽告诉记者,团队还在开发“口袋火锅”牛肉、毛肚等系列产品,这对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解决屠宰行业副产品综合利用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