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全国涉农高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协作组第9次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50所涉农高校的百余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领域的专家围绕“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这一主题,共同探讨涉农高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和“新农科”未来建设。

“涉农高校建设‘新农科’不仅仅要关注农业本身,还要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颉介绍,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利用自身工科与生命技术的优势,在新型育种、工厂化农业技术上面做出了一系列特色成果。比如,在土地十分稀缺的上海提出建立“都市农业”项目,研究如何在垂直的大楼里种出优质的农作物,而这项研究就涉及到多学科交叉融合。
在涉农高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方面,华中农业大学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冯永平建议,高校在编制规划时既要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向新任务,也要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及高教、科技发展新特点新要求,对国际、国内、行业、学校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研判,从而推进规划全面有效实施。
“涉农高校是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新时代对高等农林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和更高要求。” 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同时又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所有高校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了解,一直以来,西南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西南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部长葛信勇表示,农业是西南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在政策上、资金上向农科专业倾斜,重点打造农学、园艺、植保等专业,并积极与生物学、人工智能等专业融合,让西南大学学科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